坐头班车前来,提前四五个小时排队……听听这些春运售票窗口前“第一人”的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4-01-18 17:17

摘要: 记者连续两日蹲守直击,听听这些春运售票窗口“第一人”的故事。


年在眼前,家在心上。2024年春运大幕即将开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成了回乡人最关心的一件事儿。


作为旅客心目中上海最大的一处线下售票点,在上海火车站的售票大厅里,每到下午14时30分,这里开启的十余个窗口外都等待着无数买票人。开票前后的短短几分钟,就像是他们走进家门前需要翻包找寻钥匙的那一瞬间,期盼、紧张、激动……各种情绪交融。


手机抢票如此火热的时代里,还有谁会去线下的售票大厅排队买票呢?连日来,记者多次奔赴上海火车站售票大厅,听听排在春运售票窗口的“第一人”讲述属于他们的买票故事。


“手机上搞不清,我还是来一趟排队吧”


67岁的陈老伯排在了12号售票窗口的第一位,身上那件湖蓝色的外套已经被洗得有些稍稍泛白,和悄悄露出帽檐的白发一起,都成为了岁月的见证者。


尽管距离14时30分开票还有20来分钟,但陈老伯早就等不及了,时不时地透过窗口玻璃内白色帷幕的缝隙张望着,盼着售票工作人员能早点过来。


开票前,焦急等待的陈老伯从窗口缝隙中向里张望。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来碰碰运道。”陈老伯将自己驻守在窗口近4个小时的目的归纳为这5个字。今天,他的目标就是买到两张1月31日去湖北襄阳的春运卧铺火车票。


12号窗口其实并不是陈师傅的首选。早在中午11点的时候,陈老伯就来到了上海火车站南广场的售票大厅,本打算买两张1月30日的票子,或许是低估了今年春运火车票的火热程度,又或是有些日子没有这么来排队买票了,导致他错过了一天里的最佳时间。


“我一问才知道,30号的票早在前面一天就开始卖了,我现在才来,肯定是买不到了。”陈老伯直言,住在嘉定丰庄的他,一早乘着837路公交车耗时1个多小时来到了上海火车站。转眼一想,来都来了,哪能就这么回去,再试试!


“我打听过了,下午2点半开始卖1月31号的票子,那就等呗,时间我有的是。”说起自己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起来。


年轻时候,陈老伯跟着父母一起在湖北支内,很多同事、朋友和亲戚都在当地。这个春节,他打算和爱人一起去一趟那时奋斗过的地方,再和大家聚一聚。


“我们年纪大了,坐着过去肯定是吃不消了,所以想买卧铺票。”陈老伯表示,自己之所以特地来窗口排队买票也是考虑到这里有售票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话,“手机上搞不清楚,我也不放心,还是来一趟吧。”


就这样,转战了两个窗口后,陈老伯在11点多就守在了售票大厅的12号窗口。这一等就是近4个小时。


14点25分,上海站南广场的8个春运售票窗口统一开启,白色帷幕向上拉起,排在第一位的陈老伯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赶紧打开手机屏幕,递上身份证,“同志,麻烦你先帮我把信息输进去吧,这样抢起票来能快几秒钟。”只见陈老伯边说边做起各种准备工作。


14点30分,上海站统一开票。在反复刷新了约七八次信息后,终于,窗口里传来了大家最想听到的两个字:出票!


在排队近4个小时候,陈老伯终于买到了火车票。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陈老伯第一时间打开手机微信付款码,扫描支付成功!K123次列车,2张卧铺票成了!


“现在倒真是觉得有点饿了,赶紧回去家里吃碗面去。”陈老伯边呢喃着边开心地给家里打去了微信视频。


清晨5点坐头班公交车来售票窗口占位


记者发现,今年排在线下窗口“第一位”的老年人特别多,其中,不乏一些上海人。细细一问,原来很多都是好几年没出去过春节了,今年外出愿望特别迫切。这与铁路部门预测的情况也有了明显呼应,根据上海铁路局最新公布的春运方案显示,今年春运,旅客出行意愿较往年更为强烈。


人群中,一对上海老夫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72岁的张阿姨一直示意身旁76岁的老伴居老伯去坐着休息,“侬再坐会儿,还没开始卖票,我先站着就行。”


谁也不曾想到,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居然早上5点刚过就赶到了上海火车站的售票大厅,“要来就要早来,就要排第一个!”张阿姨直言,这是基于前两天她先来摸了情况后做出的决定。


居老伯在小板凳上暂坐休息,老伴则站在窗口等待。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那天我早上9点钟就来了,人已经蛮多了,这种排法怎么可能买得到啦。”张阿姨回家后,立即把这个前方最新消息分享给了老伴。两人一商量,决定分批接力。


于是,张阿姨先行坐头班车510路前来,1月18日的早上5点多就赶到了售票大厅,在11号窗口占有一席之地。居老伯稍后也慢慢赶了过来。由于两人年纪都大了,还特意再多买了一张折叠凳,双双坐在大厅里等开票。


居老伯私下告诉记者,火车票是替自己的侄子买的,“他也60岁了,身体不好,住在宝山罗店,要买张下铺的卧铺票。”一旁的张阿姨则补充道:天冷了,侄子要去昆明过冬调养一下身体,“他装过心脏支架的”。


输入购票信息后,老夫妻俩在等待开票。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这么大年纪为啥非要来窗口排队买票呢?居老伯直言,自己也不想麻烦家里的孩子们,“他们很忙的,都要上班的,我们自己跑一趟算了,不要喊他们弄了。”而且,在人们心里总有一种传统的想法,要是火车站都买不到火车票,那其他地方更不可能了。


很快,窗口就开票了。张阿姨不停地拜托工作人员:“同志,你帮帮忙,帮我看看下铺票,他装过支架的,身体吃不消”。

几经波折,反复刷新后,屏幕锁定在了一张K79次列车的中铺票,“下铺没了,还有一张中铺,要伐?”工作人员赶紧发问。


退而求其次,买到了一张中铺票。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一开始,老两口还在犹豫,总觉得没能买到心仪的车票,最终,在周围好几位购票者的提醒后才下了决心,拿下这张来之不易的火车票。


在离开售票大厅的时候,老两口还在思虑着是不是还要再来一次,试试看能不能买到下铺票。


连着两天都排窗口“第一人”,但都空手而归


相比陈老伯的收获满满,以及居老伯夫妇的退而求其次,14号窗口的王老伯就没这么幸运了。1月17日和18日,记者连续两天蹲点采访,都遇到了他,可最终都是空手而归,没能抢到票。


9点就赶来“抢位子”的王老伯一开始信心满满,“排第一个,总归能买到的吧。”


为了抢占先机,他还自备了排队神器——可折叠小板凳。到了窗口前,三下五除二打开后就稳稳坐在了原地。喝一口随身带的保温杯热水,吃上几口小饼干垫垫饥。


随身携带的折叠小板凳,让老人在排队时能稍作休息。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是 摄影


王老伯这次要买的是去哈尔滨的卧铺票,“我老太婆是北方人,这次答应了家里一起回去过年的。”细心的他还做了几个备选,一张小小的纸上记录着买票的各种内容:19:34,上海—哈尔滨,Z172下铺2张;K4062、K4294,哈尔滨西站软卧也可!


可王老伯到了售票现场才发现,比他来得更早的大有人在,而且,和他一样要买去哈尔滨卧铺票的也不少。今年,随着互联网“南方小土豆”频频登上热搜,哈尔滨的春节火车票热门程度可想而知。


王老伯做足功课,在纸上写下了买票的各种车次。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这竞争,太激烈了。”王老伯连连摇头。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想要在火车站售票窗口试试运气。


“手机都是年轻人玩的东西了,我们也不懂,点开来,这么转一圈,还没搞明白,票子就没了。”王老伯的一番话得到了周边不少排队买票者的认同。


连着两天,王老伯都来线下排队买票。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虽然已经强调了很多次,铁路每天的票库都是线上线下统一放票的。但不少人始终觉得,手机上买票没有窗口排队这么直观,“我们自己操作速度慢,但窗口工作人员肯定比我们熟练吧,来这里排队买总归机会大一点。”仿佛自己亲眼看着工作人员操作,胜算就能大一点。


愿景虽然是好的,但现实也确实残酷,尤其是春运期间,历年来,云贵川渝和北方地区的火车票,都是一票难求。加之从1月18日开始,旅客可以购买2月1日的春运火车票了,这更意味着,春运车票将在几天后进入白热化抢票的最高阶段。


幸运之神终究没能眷顾到王老伯的身上,同样落空的还有好几位排在不同窗口的“第一人”。14点40分,在接连失败了两天后,王老伯又一次收拾好了手里的折叠小板凳,起身离开了售票大厅。


当记者询问其“明天还来吗?”时,他停顿了几秒钟,点了点头,一句“再试试吧”从嘴里不甘心地说了出来。


线下售票票窗口依然是春运回家路上的“希望发送站”。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这些春运售票窗口“第一人”的故事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买票大军中的一个缩影。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更多的“第二人”“第三人”,也有连着第三天、第四天来排队的。他们之中,有不愿意麻烦孩子的老人,有替长辈、家人买票的中年人,也有想来碰碰运气的年轻人……


即便在手机和互联网买票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一个小小的售票窗口依然是春运回家路上的“希望发送站”,他们售出的不只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更是人们对于团圆和美好生活的浓浓向往。


头图为春运火车票售票窗口前,人们正在排队等候开票。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创历史新高!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预...

儿童机票一定比成人票便宜吗?答案...

2024年春运火车票正式开售,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