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大包小裹,带着几年与家人未见的思念,踏上了回家之路。1月7日,2023年春运正式启动,上海各大长途客运站迎来了新一波返乡客流。而为了让旅客的回家之路更加便捷,上海各大公交企业也开始陆续增加运营班次,进一步释放运能。
老钟期待着见到小孙子
上午8点多,在上海长途客运总站,不时有旅客拿着行李经过安检后,去候车大厅内等候长途班车。前几个月冷冷清清的大厅,恢复了几分往日的热闹,大家分开坐在座位上,不时抬头看看大厅内的班车时刻表。紧贴脸部的口罩,遮去了他们大部分的面容,但眼神中透露出来的都是对家的渴望。
“三年多没有回家了,太想家人啊。”离开开往安徽泾县的班车发车还有20分钟,安徽人老钟再次打开蛇皮袋,检查带给孙子的礼物包装是否损坏,那是一辆精致的玩具小汽车。
“我出来时,小孙子才刚出生三个月,现在视频电话时都会叫我爷爷了!”老钟说,小孙子出生后,家里经济压力大了,就跟老乡一起来到上海工地打工,“这三年因为疫情,每每准备回去,最后都没有成行。这次工地的活提前干完,老板也提前给我们放假了,所以第一时间买票回家。”
在老钟的随身口袋里,放着几个口罩。“这是工地上发的,我虽然阳康了,多带几个口罩,准备过几个小时就换。疫情形势严峻,我要确保见到小孙子时风险最小,他们现在还都是阴性的。”
返乡过年客流提前启动
“自元旦以来,总站的日均客流比去年12月要多不少,昨天出行客流达到了1600人,今天预计在2000人左右,这应该是除了去年国庆期间,出行客流最多的一天。”上海长途客运总站站长助理胡海松表示,近几天,除江苏省中短途客流明显增加外,前往河南、安徽的返乡过年客流也提前启动,1月7日预计发送122个班次。
据悉,今年春运40天,总站预计发班班次7000班,发送旅客近10万人,相比去年班次有所减少,但客流会略有增长。
记者从交运巴士了解到,1月7日,交运巴士旗下各大长途客运站的出行客流在2500人左右,也较往日有所增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运,预计交运巴士所属客运站整体客流在12.1万人左右,节前的前10天日均客流预计3200人左右,后5天为旅客出行高峰期,预计日均客流在5000人左右。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区域方向。
公交线路陆续增加运能
为了保障春运期间的市内公共交通,上海各大公交线路也在增加营运车辆、提高运能,让乘客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在上海南站北广场枢纽,就在几天前,从这里出发的公交线路已经开始增能。“线路配车从15辆增加到每日24辆,高峰时段间隔从15分钟缩短至8分钟。”747路管理员表示,虽然目前的客流增加还不明显,但是拿着包裹的乘客有所增加,一看就是准备回老家过年的。
记者从各大公交企业了解到,随着阳康复工的员工越来越多,保障春运的人手问题基本已经解决,相关线路班次也在加密中。117路、837路将恢复到之前85%的运能,中运量71路恢复到95%的运能,途经南浦大桥枢纽、合川路枢纽的43路、89路,增加30%的运能。
同时,位于宝杨码头、吴淞码头、石洞口码头的相关公交线路1月7日起也将进行增能。51路双休日增加5辆配车和40个班次,往返于吴淞码头和云林路石太路的宝山10路路增加5个班次。自1月9日起,申崇五线将增加28个班次,高峰时间隔缩短至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