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核酸检测有序进行……”、“长期在家,锻炼身体的几种方法”、“科学防疫小知识”……
家住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虹临花园嘉园的5号楼居民们,每天都能收到一份“楼报”。虽然每天只有一个版面,信息也只有三、四条,但在疫情期间却发挥了信息公开、科学普及知识、增强居民战胜疫情信心等作用。
居民何方玉说,这张“报纸”信息量大,怎么配药、怎么就医,去医院需要准备哪些手续,出院出租车网上怎么预约等都有,有了这份“楼报”,心定了许多。
虹口区第三批“三区”划分名单出来后,四川北路街道虹临花园嘉园5号楼被划为防范区。记者了解到,该5号楼有140户居民。自疫情爆发以来,在四川北路街道宝安居民区党总支的组织下,楼内的党员、志愿者和居委干部、虹口区机关下沉干部共同形成合力,实行包楼包层的网格化管理,打好疫情防控的攻坚战、阻击战。
疫情给社区防控带来了挑战,有些工作难以满足居民对于获取信息的需求。针对居民需求和引导他们如何科学防疫,虹临花园嘉园5号楼的13名青年党员和40余名志愿者决定每天编辑“出版”一份“楼报”,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居民,让大家能及时地了解社区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小区治理、科学防疫等内容和情况,在信息互通中提升科学防疫和战胜疫情的信心。
为此,青年党员和志愿者组成了“编辑部”,下设了核酸组、派送组、答疑组、物资保障组等,组稿人员每天召开碰头会,了解全市的疫情防控动态和政策,与街道干部、居委会、物业公司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策划相关内容安排、版面设计等,在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带领下,编辑从核酸检测通知和安排、抗原检测告知和监督、物资的配送和外卖快递如何收取、楼道消杀到居民配药和外出就医志愿服务、心理安抚等内容,大量的信息为居民提供了方便,也消除了居民因为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误解、矛盾与茫然。
“楼报”编辑部的李芸芳告诉记者,“楼报”目前已经编辑“出版”了40余期,这份“报纸”的编辑不仅能起到鼓舞居民战胜疫情信心,为居民提供好服务和保障,而且还有效地减轻了居委会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凝聚了力量,提高了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