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吃得健康又开心?普陀率先试点开展全天候营养膳食项目实践与研究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1-11-09 17:11

摘要: 上海今年的“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各项关键目标均提前超额完成。

宝宝在幼儿园吃饭吃得怎么样是每个幼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之一。11月9日,记者走进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在这个被称作“健康家园”的幼儿园里,寻找孩子们吃得健康又开心的“秘密”。


幼儿园里吃饭很有趣,游戏中了解食物的秘密



在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有一张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健康家园地图》。拿着地图,就会发现“种植园”里已经到了收获的时间。孩子们在干嘛?捻麦子、拔萝卜、挖红薯,在参与播种、收获的劳动过程中感受劳作的辛苦,体验食物来之不易。


这些蔬菜如何变成食物?“宝宝料理室”里,孩子们和营养员叔叔忙活起来。孩子们穿好行头,摆出了大厨架势,小手搓一搓,揉一揉,制作适合“立冬”食用的“八卦糕”“五彩饺子”。园长顾英姿说,这是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的传统,根据不同时令,给孩子们调配饮食,让他们通过“舌尖上的味道”体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到吃早点时间啦!小班的孩子在小兔餐厅的游戏情境下快乐进餐,中班孩子自己选择餐桌和同伴,大班孩子则换上“工作服”,体验为同伴服务的快乐。用餐结束后,孩子们或点亮小灯、或画上小标记,对自己的用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争做“光盘娃娃、干净娃娃、文明娃娃”。


“健康活动室”里也很热闹,孩子们通过各种游戏来了解什么食物有营养。在“宝宝议事厅”,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讨论“晚餐怎么吃才更健康”。


顾园长说,幼儿园还设有“宝宝门诊室”,家长还可以预约,带着孩子与校医进行一对一的特需儿童营养需求问诊。据了解,普陀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全天候营养膳食项目的实践与研究,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正是是普陀乃至上海学校健康教育部分实践成果的缩影。


普陀所有幼儿园都实现了“明厨亮灶”


在餐厅里吃饭,“明厨亮灶”让顾客心里有了谱。在普陀区,幼儿园的饭菜如何做出来的,家长也能看得到。据了解,在普陀区全区84所幼儿园,126个园所食堂,均通过达标评估,成为了“放心学校食堂”,“阳光午餐平台”“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覆盖,所有园所食堂视频监控均已接入幼儿园门口大屏或通过安装显示器对外公开。


区内86%以上的公、民办幼儿园由区教育服务配送中心集中采购食品原材料、统一配送,区教育局采用“政府采购+统一管理”,组建7×24小时“全天候”应急小分队,打造“管家式”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而对于部分自办食堂的民办幼儿园,则采用“追溯上网+人员进场”模式,用“阳光午餐平台”+安全小分队,加强人员聘用、原材料采购和日常操作规范管理,织密检查、发现、处置的安全网络。


此外,普陀区教育局还专门组建了“幼儿园膳食管理小组”,科学研制一餐两点定量菜谱。为了让家长们安心和放心,幼儿园保健教师在家园互动小程序中每日会更新当天的食谱,并附上当天食谱的营养分析和膳食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小程序中照片了解自己家的孩子在幼儿园的一餐两点吃得如何,是否喜欢。同时,幼儿园还定期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为不同年龄或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配置不同食谱,开设“家长美食课堂”系列培训课程,开展针对特需幼儿群体的膳食沙龙活动,邀请家长品尝和点评营养午餐等。


据了解,上海市教委积极引导和鼓励16个区在民心工程的建设中抓基础、强特色、重质量,今年的“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各项关键目标均提前超额完成。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视频|连花清瘟胶囊专列已抵沪,5...

打通配送“最后100米”!虹口建...

志愿者成立转运小组并制订配送规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