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以“守护多彩童年,尽最大可能让每个孩子实现优势发展”为服务宗旨,是一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团队。儿童保健科是首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批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色专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成员、上海市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上海市阳光宝宝定点康复机构、上海市残联认定儿童智力障碍及自闭症评定机构。科室现有医务女性25人,占比96.15%;党员占比46%。这支品质优秀、素质过硬的巾帼医疗团队,主持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质量SCI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60余篇。
推进智慧医疗
建设儿保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与智慧医疗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儿童保健科通过“互联网+儿童保健服务”,实现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儿童体格生长评价、营养筛查等一系列健康医疗服务,并贯穿整个儿童阶段。
针对我国儿童面临营养“两头翘”、高危儿的营养不良伴体格及脑智发育迟缓、群体性儿童超重肥胖高发现象,儿童保健科设计研制、建设与应用推广儿童营养风险的层阶式分类化管理体系,动态连续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并推广应用于基层与家庭,早期识别营养风险信号,对高风险儿童提供专科建议,形成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目标人群区域分级管理,个案建档全程管理。该体系有效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增强家长就诊体验,为基层医院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用工具,也帮助偏远地区医疗可及性差的患者实现了跨时空的远程儿童保健管理。该项成果目前已纳入国家儿童早期发展营养适宜技术的研发板块,并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妇幼健康科技成果二等奖等。
打造专业品牌
为高危儿健康成长护航
为促进高危儿全面发展,儿童保健科针对高危儿童开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国内首批高危儿多学科门诊。针对高危儿存在的营养风险建立多维度强化干预方案,根据不同风险筛查结果(正常、可疑、异常)进行家庭健康自治、社区支持和医疗机构三级网络随访的双向转诊管理。形成高危儿管理专家共识2项、参与国际指南1项,出版人卫版教材《高危儿管理》,获评上海市多学科门诊建设示范案例。
经过多年努力,团队助力医院打造“上海市儿童医院模式”;出版了人卫版教材,牵头了全国高危儿专病联盟建设;在国际上分享中国经验;受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委托,在基层推广相关适宜技术,实现对高危儿童分级、分层、规范、长程、多维度管理。通过学科共建、业务指导、双向转诊、技术支持、科研合作和项目协作等方式,大大提升了国内联盟单位及基层对高危儿童疾病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
多学科跨界合作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儿童学习困难问题,团队致力于探究及开发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评估及干预工具,通过沪港合作,研发简体中文读写障碍工具,为5%~10%患病率、无智力障碍却面临学习困难的读写障碍儿童提供个案化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受到相关部门、社会、媒体等多方关注,并推进政策建议。
团队勇攀高峰,直面儿童心理疾患重大挑战。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深化“医-教-养”结合模式,全面推进科学诊疗,携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起并成立“上海儿童心理发展与保障联盟”,开展儿童行为发育障碍、精神障碍、情绪行为问题等领域健康服务的资源最优化整合与序贯式服务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多动症、自闭症医教家一体化干预模式”,获批国家卫健委妇幼司特色专科;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的《青年文摘》合作开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医教结合科普。
教学科普相长
提升科学理念和健康素养
儿童保健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传播科学健康观、合理膳食、疾病防治等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素养。团队出版的“儿童家庭养育”系列丛书,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节目等各种渠道将权威信息传递到家长耳边。自闭症早期家庭干预的系列科普与宣教荣获上海康复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近三年组织80多期父母培训,通过新媒体如微信平台进行家长学校的招募组织、内容推送、意见反馈等,实现健康育儿知识与家庭干预技术的移动终端传播和数据库建设。
与此同时,团队对学龄前儿童科学喂养的相关知识进行传播,帮助鉴别育儿信息的真伪,内容包括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特点、喂养方式、行为、饮食等多方面综合指导,以及对家长普遍关注的喂养问题的解答。团队结合数十年专科工作经验所编写的《儿童喂养指导手册》、科普系列书籍《0-6岁宝宝健康喂养宝典》《让医生告诉你:1-12月婴儿如何保健》《婴幼儿微量营养素合理补充的科普视频》《儿童早期发展的家庭实践》系列科普内容,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