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奖集体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书写中西医交融的“伤骨科答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嘉慧 发布时间:2024-11-01 11:30

摘要: 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不仅融合了传统学派精髓,更以创新技术赋能学科,写下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交融的“伤骨科答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骨科奠基人之一叶衍庆教授和魏氏伤科开创人魏指薪教授奔走求贤,会聚了以周连圻、过邦辅、柴本甫、吴守义、钱不凡、李国衡等为代表的一批中、西医知名专家,联合骨科和伤科两大学派于1958年在上海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建了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六十余年来,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不仅融合了骨科、魏氏伤科两大学派的精髓,更是以数字医学、先进智造及创新技术赋能学科,重点建设魏氏伤科的传承与发展及其中药现代化、肌骨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骨关节修复与功能重建、数字骨科与运动功能康复等研发体系,逐步奠定了在全国伤骨科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继承传统、弘扬精神、激励后辈”,这正是伤研所写下的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交融的“伤骨科答案”。


伤骨科的强强联手


1925年,中医骨伤科专家魏指薪在上海创立了魏氏伤科。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魏氏伤科已成为名扬上海滩的沪上“伤科八大家”之一。1955年,魏指薪率诊所众人加入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广慈医院、仁济医院等,创建中医伤科。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报国之心极为迫切的叶衍庆毅然离英返中,在当时仁济医院开设的上海最早的骨科专业病房内担任主任。1949年,叶衍庆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兼任仁济、宏仁、广慈等医院的骨科主任或顾问。


1958年,魏指薪与叶衍庆强强联手,创建了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他们两人担任副所长,当时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关子展教授任第一任所长。他们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当时伤研所的日常正是:这边伤科医生在科室里学着读西医影像片子,那边骨科医生在临床上学着中医手法。在这片中西医结合的土壤中,专家学者们专注于将伤科与骨科,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互学、互鉴、对比、交融,走出了一条伤骨科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曾有一名患者因跌倒导致膝关节血肿,西医要用针管抽血、加压包扎的方法治疗,而伤研所的临床医生通过魏氏伤科手法进行挤压,立即消肿,这一方法在后来荣获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伤研所这里,中西医从来都不是抗衡的,有了现代医学辅助手段的帮助,伤科在手法运用上能更加有的放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任所长柴本甫的带领下,伤研所又建立了骨科基础理论研究室,逐步从骨科、伤科的临床诊疗转为研究肌骨系统疾病的机理、临床诊治的研发体系等,为中西医伤骨科结合打下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医工交叉推动学科发展


在中医伤科,小夹板的重要性好比西医的柳叶刀,具备了简便、高效和价廉等优点,曾是我国骨伤科临床使用最多的骨折固定器材之一。在将“小夹板”结合现代技术再创新的过程中,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数字医学及先进智造中心与上海怡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借助计算机建模,根据患者骨骼特征,运用3D打印技术,制成了由压垫内衬快速成型的新型“小夹板”。由此研发出的可塑性夹板,规避了原先制作材料不规范、松紧度不易控制等缺点,得到了副所长李飞跃的肯定。通过现代技术,伤研所为中医骨伤科的特色治疗技术“夹缚治则”赋能,实现了这一魏氏伤科经典治伤手法的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帮助患者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是伤研所的特点之一,而医学与工程学、信息技术等前沿学科的融合,则是该所的另一个特点。除了发明了矫形支具、“小夹板”、内固定器等成果的数字医学及先进智造中心外,伤研所坚持秉承中医伤科、骨科、基础研究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围绕骨与关节疾病防治的核心主题,着力打造了包括实验技术创新平台、骨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在内的“一平台、三中心”学术布局,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络石藤-伸筋”草药对是魏氏伤科治疗风湿痹痛常用的配伍组合,在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慢性腰背痛有广泛的运用。《本草汇言》中记载:“凡服此,能使血脉流通,经络调达,筋骨强利。”既然有如此疗效,为何不对这组草药开展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研究,开发一种以其为源头的创新药物?为此,骨肌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将络石藤提取物在体外抑制RANKL诱导的骨髓源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进行分化,并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揭示了络石藤调控骨代谢的化学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了新的指导意义,推动这组草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可塑性小夹板、中草药材的“七十二变”,得益于现代科技与医学的支撑,背后也是中医伤科辨证施治理念在新时代的体现。正如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所长邓廉夫教授所言,“技术、器械、手段不断创新,其中蕴含的理念是亘古不变的”,伤研所不断探索伤骨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打通科技赋能骨伤学科的“第一公里”。


不拘一格聚人才


“除了小夹板、中草药现代化应用等研究外,我们还有新式的中医探针、仿真器官模型、压电生物有机薄膜等等。”聊起各自的研究成果,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各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们如打开话匣子般滔滔不绝,在他们的这份如数家珍背后是所内所有研究人员的凝心聚力。


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压电生物材料与应用课题组组长的杨帆教授,在工作之初从没想过会到伤研所开展交叉方向的研究。曾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工作的他在个人发展遭遇瓶颈之际,将简历投到伤研所。为什么?很多人对他的选择有所不解,但他却说:“我想将压电生物材料运用到人体诊疗中,在临床医学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最终,他来到了伤研所。


像杨帆一样,该所还有很多端着笔记本电脑、敲击着代码的工程师。他们有的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有的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专业,这些与医学不太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这个平台,成长为青年创新型人才:再生医学材料课题组长崔文国教授采用微流控技术促进骨与关节原位再生、穴位用药;纳米修复医学课题组组长倪大龙教授以纳米医学技术,实现体内示踪及药物精准递送;感染诊疗创新团队负责人卢敏教授带领团队运用蓝光技术并联合天然药用化合物,使灭菌效果达99%……在副所长张伟滨看来,让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人聚在一起,交流、讨论、合作,能够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


“我们还准备孵化更多研究项目,成立筋骨病研究中心……”着眼未来,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将继续发扬“继承传统,弘扬精神,激励后辈”的精神,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