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切得很干净,恢复得也不错,你走路不稳是因为脑袋里有坏死灶,水肿又压迫了脑组织。没事的,手术开掉就好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的话,吴先生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位鼻咽癌晚期患者,是来自江阴的画家,2018年,他癌症复发大出血,命悬一线时,余洪猛成功为他切除肿瘤,并创新使用颈动脉栓塞和颞肌瓣鼻咽颅底修复技术,让他重获新生。患者大为感动,传神地描摹下余洪猛手术时的模样,这幅画从此成了余洪猛的微信头像。
“他很幸运,是我们复发性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技术的直接获益者。”面对复诊新病情,余洪猛马上召集团队的神经外科医生,一起会诊破解新难题。
患者作的画像成为余洪猛的微信头像。
患者为余洪猛团队作画。
每周二上午,汾阳路院区余洪猛的门诊外,都挤满了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病人。6月25日上午,像吴先生那样的复诊病人,余洪猛加了近30个号。熟悉他的病人都知道,只要是肿瘤初诊和复诊病人找到他,一般都给加号。“很多病人已经走投无路了,这里是他们希望的最后一站,我不能拒之门外。”他坦言。加上原本的40个预约号,余洪猛那天一直看到了下午1点,来不及吃饭,又赶去接诊下午的精准一体化门诊病人。
余洪猛,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学组副组长。在鼻颅底肿瘤外科领域,他是创新者更是引领者,带领团队站在学科的世界巅峰:他在国内成立首个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的创新单元,牵头制定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内镜手术新分型,建立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体系……2023年,他获评“上海工匠”。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是“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对手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对患者全程健康一丝不苟的管理,是挽救更多晚期颅底肿瘤患者的生命。
余洪猛获2023年“上海工匠”荣誉称号。
创新技术勇闯颅底禁区
“鼻咽癌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全世界每年13万新发病例中,我国有6万多例,死亡3万多例,很大一部分是鼻咽癌复发者。虽然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在80%左右,但仍有10%-15%的复发率。”余洪猛解释,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十分有效,但一旦复发,再放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一半以上病人还会出现放射性脑损伤、骨坏死等后遗症,以致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而组织坏死常常让患者痛不欲生、食欲不振,进而产生肿瘤恶病质而走向死亡。他做住院医生时,经常在急诊室看到病人颈动脉烂掉、大口吐血而忘惨状,心痛不已,就一直思考:怎么才能突破手术禁区、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以前外科医生对复发鼻咽癌患者束手无策,因为手术区域涉及整个颅底,颈动脉、颅神经等都从这里穿过,解剖结构复杂,特别是涉及鼻咽颅底的手术更被称为手术的‘珠峰’。怎么把肿瘤全切,切完后如何修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2004年起,余洪猛组建解剖团队,建立访问学者制度,通过每周的访问学者解剖研究汇报,深入了解颅底区域的解剖结构。他带领团队对鼻咽癌内镜手术分型,针对肿瘤侵犯到颈内动脉的不同情况,创新应用动脉栓塞、覆膜支架植入、颅内外动脉搭桥以及DSA护航等技术,用颞肌瓣、颏下瓣转移修复鼻咽颅底,让大量回天乏术的患者重燃生机。
一位无锡病人鼻咽癌晚期复发,左颈动脉大出血,余洪猛敏锐地发现其右颈动脉也岌岌可危,一旦破裂,生命垂危。他建议病人提前做右颈动脉血管搭桥术,在为左侧血管栓塞时同时也为右颈动脉搭桥。术后一周,右颈动脉果不其然彻底溃烂……现在,患者虽然失去两根颈动脉仍健康地活着。
对于这种“神级”预判能力,大家归结为天赋,余洪猛却说,“外科医生不仅要有第六感,还要有第七感,第七感来自不断的思考。”他哪怕做一个小小的鼻窦炎手术,都在琢磨怎么用最短时间做出最漂亮的手术。“不仅要埋头苦干,有时也要抬头仰望星空。”他常对医生说,思路决定出路,要研判患者所有CT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规划手术路径,设想各种预案,“不打无准备之仗,绝不能把病人置于险境”。
创新是什么?2019年余洪猛在申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时的回答掷地有声:有什么创新比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过去无法挽救的鼻咽癌大出血患者,现在有了生的希望,过去一台鼻咽癌手术要花十几个小时,现在四五个小时就能搞定。鼻窦炎手术病人过去要住院一周,现在成为日间手术。这就是最大的创新。”
余洪猛为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
书写鼻颅底外科新篇章
近年来,余洪猛团队每年完成鼻颅底手术1500多例,每年挽救晚期复发性鼻咽癌及放射性骨坏死患者300多例,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从53.3%、17.8%,提升到90.5%、72.4%。“2004年,鼻咽癌手术只有10多例,20年后手术量增加了30倍,我们从一个专看鼻窦炎的门诊,发展到主要诊治肿瘤的学科。”他解释,颅底是耳鼻喉科与神经外科互相碰撞的区域,过去大家都不敢碰,现在我们的手术疆域拓展到侧方颅底,腺样囊性癌、脊索瘤、脑膜瘤等很多涉及口腔、神经外科的肿瘤,我们都做得很好很微创,很多颅底肿瘤病人都往这里跑。”
余洪猛认为,这个学科已经从过去的“耳鼻咽喉科”改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未来有望成为“耳鼻咽喉-头颈颅底外科”,学科版图的扩大是技术的进步,最终将造福更多患者。他和团队正在撰写出版《耳鼻咽喉-头颈颅底外科解剖》等书籍,奠定理论基础,再提出耳鼻咽喉颅底学科新理念。他想做有使命感的事,“颅底就像北极,我们勘探已久,也有所建树。书写全新学科篇章,是梦想也是责任。”
其实,早在2017年做鼻科主任时,余洪猛就提出了“大鼻科”概念,牵头创建各亚学科团队。如今学科发展欣欣向荣,各亚学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身为医疗院长,他重视外科技术创新,建立复杂鼻颅底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将神经外科、介入科优秀医生纳入队伍,申请专利20多项;成立医工交叉团队,研发鼻颅底疾病数字化诊疗与智能手术机器人,开发出基于多中心鼻咽内镜数据的鼻咽癌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算法及多模态影像模型,最新研发的全球首创的鼻颅底机器人,样机已经成型,争取2年内上市;建立嗅觉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嗅觉障碍的基因及细胞治疗研究和成果转化;肿瘤研究团队专攻肿瘤筛查、疫苗转化,去年拿下“复发鼻咽癌外科联合免疫治疗优化队列研究”项目……
为了病人便捷就诊,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就医体验,余洪猛团队还开发出全病程管理数字软件,打通医患衔接最后一公里。“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家用鼻腔内镜,通过病人拍照上传照片,人工智能辅助+医生线上诊断,就能给予治疗建议,免去病人术后随访的舟车劳顿。”面向医生的“耳鼻咽喉资讯”APP,注册人数7万多人,资讯丰富,大咖云集,6月25日下午正在直播的一场头颈外科手术,在线观看人数5000多人;而面向患者端的“耳鼻喉医网”APP,设鼻窦炎全病程管理、嗅觉训练等板块,根据患者手术全病程,软件在各阶段为患者定时推送信息、答疑解惑。
“未来的鼻咽癌手术一定会向机器人发展,诊断更智能,再加上免疫基因治疗和数字化全病程管理的发展,诊疗效率和便捷程度会大幅提升,病人会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余洪猛说。
余洪猛在复旦大学嗅觉与鼻颅底外科学术周上发言。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余洪猛一直对解剖入迷,求学期间解剖学科考试常拿第一名,现在也常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进行解剖演示教学。大学毕业后做了3年普外科医生,训练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后来考取上海医科大学博士,主攻鼻科。
2015年,已是主任医师的他,毅然加入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背着氧气瓶做手术,创建珠峰外科论坛,在日喀则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医生孙希才接过他的棒,援藏三年,续写眼耳鼻喉“山海情”。
余洪猛加入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为日喀则患者治疗。
从学科发展到兴趣爱好,他娓娓道来,博古通今,神采飞扬,言语间流露出悬壶济世的悲悯心,和救死扶伤的强烈使命感。他说,如果不做医生,也许会投笔从戎,驰骋疆场,当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是从小的梦想。他更酷爱中国历史,对中华文明的探究让他充满文化自信。他熟读《中国通史》《孙子兵法》,深谙老庄之道,微信名“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是他追求的医学境界:手中有刀,心里有人。他希望手术越做越简单,让病人出血少、创伤少、效果好。
每天清晨5:30,余洪猛的闹钟准时响起,7:30的查房雷打不动,涉及劲动脉、颅底的肿瘤手术,都一一过问,关键手术,亲自上场。他也有害怕担心的时候,每当半夜接到急救电话,他会立刻到场、参与战斗。压力大时,打乒乓,也下围棋,喜欢走一步看十步、算无遗策,这也体现在他的手术风格和学科布局上,“学科建设就像带兵打仗,要讲战略,有大局观;具体做事则涉及细节,讲究战术。”他主张厚积薄发,绵绵用力,才能久久为功。
余洪猛爱才惜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到阿里达摩院招揽医疗大数据IT人才。他挑选人才,看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品行第一,有理想情怀,还要勤奋有能力。”他用心培养各学科领军者,让年轻人挑大梁,扶上马、送一程,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方向、有奔头。
“解难于洪猛,游刃则有余”是患者的赞誉。他则说,凡事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一辈子只想坚持做一名良医。
余洪猛在学术沙龙上为医学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