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册
忘记密码

注册协议


劳动报用户注册协议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请您在决定成为劳动报(http://www.thepaper.cn,以下称“劳动报”或“劳动报”)的注册用户前仔细阅读以下协议,理解并同意后再进行注册。

本协议是用户与劳动报就注册、登录、使用劳动报等所涉及的事宜订立的协议。用户在使用前应当仔细阅读本协议,用户在向劳动报提出申请并正式入驻后即表示用户已完全充分理解、同意并自愿接受本协议所有内容。若用户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注册、登录或继续使用劳动报提供的全部服务。

劳动报保留自行决定在任何时候变更、修改、增加或删除本协议条款部分或全部内容的权利。用户有责任定期查看不时更新的本协议的内容。用户在更新的协议条款发布之后继续使用劳动报,即表示用户同意且接受该等更新。


一、定义


1.1 网络服务:指劳动报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及其不时发布的规则、规范提供的基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的相关服务。

1.2 用户:指登录劳动报、直接或通过任何方式间接(如 RSS 源和站外 API引用等)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劳动报上载、复制、发布、下载、转载等以各种形式传播文字、图片、音频、工会、图表、漫画等内容)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用户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应当接受本协议项下的全部条款并完成全部的注册程序。


二、账户注册和使用


2.1 用户应当使用真实、准确、合法、有效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注册账号并注意及时更新,以便劳动报在必要时与用户联系。

2.2 劳动报有权在核查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后再决定是否核准用户的注册申请。若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则可能无法完成注册。部分栏目或频道(包括但不限于问吧、问政、湃客等)用户需提交劳动报要求的其他补充资料方可完成注册。

2.3 用户设置的用户名称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劳动报相关规则、规范,否则劳动报可对用户的账户名进行暂停使用或作注销处理,并向相关主管机关报告。

2.4 用户理解并承诺,用户的用户名称、头像和签名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没有冒用、违法关联名称、中央国家机关名称、地方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名称、社会公共机构名称、外国国家名称、国际组织名称、境内外媒体名称、党和国家领导人、境外政要或社会名人姓名等,用户在账号注册过程中需遵守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内容。

2.5 用户同意并授权,劳动报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人等信息,向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机构等可靠单位发起用户身份真实性、用户征信记录等情况的查询。

2.6 用户的用户账号及相应的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用户账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如用户违反本协议内容或劳动报公示的任何规则、规范,劳动报有权对用户账号进行暂停使用、注销或停止提供服务等处理,由此导致的包括并不限于用户通讯中断、资料和内容等清空等损失由用户自行承担。


三、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3.1 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是劳动报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劳动报保证不向其他任何公司、组织或个人披露单个用户的注册信息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劳动报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1) 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2) 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 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4) 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 为维护劳动报的合法权益。

3.2 用户理解,劳动报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劳动报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劳动报有权将用户的注册信息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3.3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同时为了维护/改进我们的产品/服务,在不透露单个用户隐私资料的前提下,劳动报有权对整个用户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对用户数据库进行商业上的利用。或将用户的相关信息(如浏览记录,广告展示记录等)共享给提供数据服务(包括网络广告监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的部分业务合作伙伴,用于广告分析及优化广告投放等用途。为用户考虑,劳动报目前仅与已签署严格数据安全保密协议的业务合作伙伴进行共享。

3.4 用户在使用劳动报的过程中,亦保证不以搜集、复制、存储、传播等任何方式使用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用户应当自行承担。


四、用户的权利和义务


4.1 普通用户有权修改其账户中各项可修改信息,自行选择昵称和录入介绍性文字,自行决定是否提供非必填项的内容。部分栏目、频道等(包括但不限于问吧、问政、湃客等)有实名认证标注,则此部分用户的可修改信息部分受限。

4.2 用户须对在劳动报的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如用户注册信息虚假、不合法、不准确或无效给劳动报或第三方造成损害的,用户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4.3 用户有义务保证用户密码和账号的安全并不得将其账号、密码转让或出借予他人使用,用户利用其密码和账号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由用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用户发现账号遭到未授权的使用或发生其他任何安全问题,应立即修改账号密码并通知劳动报。如因黑客行为或用户的保管疏忽导致账号被非法使用,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

4.4 用户不得冒充他人、利用他人的名义发布任何信息或恶意使用注册账号导致其他用户误认,否则劳动报有权立即停止用户账号的使用权限,用户应自行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

4.5 用户应保证对在劳动报制作、复制、上载、发布、传播、转载的任何内容享有合法权益,若前述内容发生权利纠纷或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需用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4.6 用户应遵守法律法规、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和劳动报的各项规则、规范,并正确、适当地使用、运营、管理用户账号,否则,劳动报有权视情况中止或终止对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4.7 用户的言行应遵守《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4.8 用户使用劳动报过程中所制作、复制、上传、发布、传播、转载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语音、图片、工会、图文、图表、漫画、网页链接等),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不得发表含有下列信息的内容:

(1) 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 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 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 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 对他人进行暴力恐吓、威胁,实施人肉搜索的;

(10) 未获得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传播该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的;

(11) 散布污言秽语,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

(12)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13) 未经劳动报的同意散布商业广告,或类似的商业招揽信息;

(14) 使用劳动报新网常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其他语言文字评论的;

(15) 与所评论的信息毫无关系的;

(16) 所发表的信息毫无意义的,或刻意使用字符组合以逃避技术审核的;

(17) 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18) 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9) 含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信息。

有违上述内容者,劳动报有权不经用户同意,直接视情况采取预先警示、拒绝发布、修改、屏蔽、删除用户发布的信息或短期禁止、永久停止其账号使用权限等管理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用户言论劳动报将保存在案、并在接受有关政府部门调查时如实报告。

4.9 为保证劳动报的正常运营及用户的良好体验,用户承诺并保证不利用劳动报制作、复制、上载、发布、传播、转载如下内容:(1) 虚假信息;

(2) 含有任何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庸俗淫秽的、有性或性暗示以及任何其他类似信息;

(3) 骚扰、垃圾广告;

(4) 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资料的任何信息;

(5) 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的任何信息;

(6) 含有其他干扰劳动报正常运营的信息。

4.10 为确保劳动报和用户的利益,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时,不得进行如下行为(该行为是指使用账户和劳动报所进行的任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注册登录、账号运营、管理及推广以及其他行为):

(1) 强制、诱导其他用户关注、点击链接页面或分享信息;

(2) 未经劳动报新闻书面许可使用插件、外挂或其他第三方工具、服务接入劳动报;

(3) 利用劳动报及其用户账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4) 利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任何可能对互联网或移动网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

(5)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侵犯劳动报或其他用户合法权益、干扰劳动报正常运营或以劳动报的名义从事未经劳动报明示授权的行为。

4.11 用户承诺在未经劳动报同意的情况下不利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进行销售或其他商业用途。若用户需对劳动报内容创作衍生作品或利用劳动报平台进行广告、推广等商业活动,用户须向劳动报另行提交书面申请,在符合劳动报规定条件并且得到劳动报同意后,用户方可对劳动报内容创作衍生品、通过劳动报进行广告、推广等商业活动,但用户应当自行为该类商业活动负法律责任,劳动报并无义务对用户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4.12 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投放各种商业性广告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商业信息,并且用户同意接受劳动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商品促销或其他相关商业信息。

4.13 劳动报内设有通往其他网站和网页的链接,但这些网站和网页并非由劳动报经营或控制,劳动报不对该些网站和网页内容承担责任。用户启动任何此类链接或网页和/或离开劳动报进入其他网站或网页,所有风险均由用户自行承担,劳动报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


五、劳动报的权利和义务


5.1 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的具体内容由劳动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例如新闻、工会、搜索、图片、论坛(BBS)、发表新闻评论等。用户理解,劳动报仅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用户使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所需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手机、及其他与接入互联网或移动网有关的装置)及所需的费用(如为接入互联网而支付的电话费及上网费、为使用移动网而支付的手机费)均应由用户自行负担。

5.2 为保障用户和劳动报的利益,劳动报有权对用户注册时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查,并有权要求用户完善相关信息。但劳动报的审查仅是形式审查,劳动报不对用户提交的材料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5.3 鉴于网络服务的特殊性,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随时变更、暂停、限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的网络服务。劳动报无需通知用户,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5.4 用户理解,劳动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提供网络服务的平台(如互联网网站、移动网络等)或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或者维护,如因此类情况而造成收费网络服务在合理时间内的中断,劳动报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5.5 如用户违反法律法规、本协议任一条款的约定或劳动报规则、规范的规定的(包括但不限于提交虚假注册信息、发布违法信息等),劳动报有权要求用户改正或直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更改或删除用户发布内容、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网络服务等),劳动报无需为此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5.6 如果用户停止使用本服务或服务被终止或取消,劳动报有权自主决定是否从服务器上永久地删除用户的数据且无需向用户返还任何数据。

5.7 用户充分理解并同意: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可能包括劳动报针对个人或企业推出的信息发布或品牌推广服务,用户同意劳动报有权在劳动报以各种方式投放各种商业性广告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商业信息,并且用户同意接受劳动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商品促销或其他相关商业信息。

5.8 用户同意在使用劳动报服务的过程中,劳动报有权基于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非商业性的调查研究。

5.9 劳动报在使用用户发表、上传的内容时,有权对内容中出现的商业信息或劳动报认为播出会有不利影响的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删减、打码等)。


六、知识产权


6.1 劳动报提供的所有网页内容、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排版方式、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网络服务中包含的标识、版面设计、排版方式、文本、图片、图形等均受我国相关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他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劳动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6.2 未经劳动报及/或相关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复制、转载、下载、摘编、修改、链接、转帖、在非劳动报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直接、间接形式使用前述劳动报提供的所有网页内容、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

6.3 用户在劳动报发表或上传到劳动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问吧、问政、湃客等栏目;新闻评论、论坛及工会、文字、图片报料等)的任何原创内容,著作权归用户本人所有,用户可依法自行授权第三方使用。第三方拟获得合法授权的,应按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有关规定通知劳动报及著作权人并支付版权费用。第三方获得合法授权后,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应当在该等作品的正文开头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姓名、原始链接以及“来源于劳动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字样。

6.4 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用户一经注册并在劳动报(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问吧、问政、湃客等栏目;新闻评论、论坛及工会、文字、图片报料区等)上发布或上传的任何原创内容,即为同意授予劳动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限形式和载体地对前述用户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销的、免费的、非独家的使用权和转授权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修改、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摄制、改编、汇编、整理、注释、出版(含结集出版)、翻译、信息网络传播、广播、表演、据以创作衍生作品及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著作财产权利,劳动报有权将该等用户原创内容用于劳动报各种形态的产品、作品、媒体和技术中,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电子报刊杂志、其他互联网产品、平面出版物等。用户授权其他第三方使用其发表在劳动报上的原创内容时不得损害或妨碍劳动报前述全部或部分权利的行使。

6.5 用户在劳动报发表、上传或提供的内容若非用户原创,用户应保证其已取得著作权人或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授权。

6.6 用户均应保证其在劳动报上发表、上传或向劳动报提供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会、图片、文字等)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存在任何虚假、具有误导性的内容,不侵犯任何其他第三方的权益,不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序良俗。劳动报有权但无义务对用户发表或上传的内容进行审核,如果劳动报发现或者第三方主张用户发表或上传的内容涉嫌违法或侵权的,劳动报有权根据《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劳动报站的相关规范对侵权信息采取删除等处理方式,并有权追究用户的法律责任。给劳动报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6.7 如果任何第三方侵犯了用户相关的权利或者未按照“知识产权条款”约定使用载于劳动报的内容的,用户同意授权劳动报或劳动报指定的代理人代表劳动报自身或用户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该第三方提出警告、投诉、发起行政执法、单独提起诉讼、进行上诉或谈判和解,并且用户同意在劳动报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参与共同维权。

6.8 劳动报所转载、链接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6.9 劳动报对于用户所发布的内容仅代表用户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劳动报的立场和观点,用户作为内容的发表者或上传者,应自行对其发表或上传的内容引发的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损失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应由用户自行负责妥善解决。劳动报不对此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6.10 用户确认向劳动报提供内容、素材前,已经明确知晓并认可劳动报的稿费计算方式及结算方式。

6.11 劳动报尊重用户署名权,在使用用户提交或上传的内容时,按照用户提交或上传内容时所提供的署名形式进行署名。若劳动报认为用户署名形式存在违反公序良俗或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劳动报可要求用户修改署名形式;若用户拒绝修改的,劳动报有权拒绝展现用户署名。


七、免责声明


7.1 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劳动报的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及一切后果将完全由用户本人承担,劳动报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7.2 劳动报无法保证其提供的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不保证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不保证网络服务不会中断。

7.3 劳动报不保证为方便用户而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等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劳动报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

7.4 对于因不可抗力或劳动报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服务中断或其它缺陷,劳动报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将尽力减少因此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7.5 用户因第三方如电信部门的通讯线路故障、技术问题、网络、电脑故障、系统不稳定性及类似原因而遭受的一切损失,劳动报不承担责任。

7.6 上述免责声明适用于任何非因劳动报过错导致的不履行、错误、疏忽、中断、删除、缺陷、操作或传输迟延、电脑病毒、通信线路故障、失窃或破坏或未经授权访问、篡改或使用

(无论是违约、侵权、过失或任何其他诉因) 而造成的任何损害、责任或伤害。

7.7 对于劳动报向用户提供的下列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缺陷本身及其引发的任何损失,劳动报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1) 劳动报向用户免费提供的各项网络服务;

(2) 劳动报向用户赠送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

(3) 劳动报向收费网络服务用户附赠的各种产品或者服务。

7.8 劳动报保留在任何时候不经通知进行以下任何行为的权利:

(1) 基于任何原因,修改、中止或终止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的运行或访问;

(2) 修改或变更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及任何适用规则、规范或条款;

(3) 在进行定期或非定期维护、错误纠正或其他变更所必须时,中断劳动报或其任何部分的运行。


八、法律责任


8.1 用户理解并认可,劳动报为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在使用劳动报时,请用户自行对内容加以判断,并承担因使用内容而引起的所有风险。用户须为自己注册账户下的一切行为负责,包括用户所发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有效性,以及承担因账号使用、运营、管理行为产生的结果。劳动报无法且不会对因用户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如果用户发现任何人违反本协议规定或以其他不当的方式使用劳动报服务,请立即举报或投诉,劳动报将依法进行处理。

8.2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规定的行为,劳动报将依法律规定及上述规则等加以合理判断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的任何人士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并依据法律法规保存有关信息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等。 8.3 若用户上传、发布的内容或其他在劳动报上从事的行为侵害他人利益并引发第三方的任何索赔、要求或赔偿的,需由用户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若因此给劳动报或第三方造成任何损失,用户应负责赔偿并使之免受损害,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用、律师费用、和解费用、罚款或生效法律文书中规定的损害赔偿金额及其他直接或间接支出费用。

8.4 若劳动报发现有用户不当使用用户账号或有用户账号被他人举报投诉时,劳动报有权不经通知随时删除相关内容,并视用户行为情节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删除部分或全部订阅用户、限制或禁止使用全部或部分功能、账号封禁甚至注销,并有权视具体情况而公告处理结果。

8.5 如因劳动报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用户造成损失,劳动报同意对由此造成的用户直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劳动报对用户使用网络服务所产生的任何间接、偶然、特殊及继起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可能来自:不正当使用网络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进行同类型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网络服务或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


九、协议的修改


9.1 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变更,或者因劳动报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劳动报有权随时修改本协议的任何条款,一旦本协议的内容发生变动,劳动报将会直接在网站上公布修改之后的协议内容,该公布行为视为劳动报已经通知用户修改内容。劳动报也可自行决定通过其他适当方式向用户提示修改内容。

9.2 用户应当及时定期、及时查看更新后的协议,如果用户不同意劳动报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用户有权停止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如果用户继续使用劳动报提供的网络服务,则视为用户接受劳动报对本协议相关条款所做的修改。


十、通知送达


10.1 本协议项下劳动报对于用户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网页公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劳动报发出该等通知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之日。

10.2 用户对于劳动报的通知应当通过劳动报对外正式公布的通信地址、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联系信息进行送达。


十一、法律管辖


11.1 本协议的成立、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都适用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院管辖。

11.2 如双方就本协议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应向劳动报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其他规定


12.1 用户和劳动报均是独立的主体,在任何情况下本协议不构成双方之间的代理、合伙、合营或雇佣关系。

12.2 劳动报针对全部网络服务的使用和/或某些特定网络服务的使用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公告、电子邮件、短信提醒等)作出的任何声明、通知、警示等内容以及劳动报公布的任何规则、规范均为本协议的一部分,用户如使用该等劳动报的网络服务,视为用户同意该等声明、通知、警示、规则、规范的内容。

12.3 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2.4 本协议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部分无效或不可执行,其余条款仍有效,对本协议各方具有约束力。

12.5 劳动报郑重提醒用户注意本协议中免除劳动报责任和限制用户权利的条款,请用户仔细阅读,自主考虑风险。

12.6 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2.7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归劳动报所有。

我已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

匠心颅底,“专鼻”有术 !2023年“上海工匠”、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风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慧 发布时间:2024-07-12 09:43

摘要: 在鼻颅底肿瘤外科领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是创新者更是引领者,带领团队站在学科的世界巅峰。

“肿瘤切得很干净,恢复得也不错,你走路不稳是因为脑袋里有坏死灶,水肿又压迫了脑组织。没事的,手术开掉就好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余洪猛的话,吴先生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位鼻咽癌晚期患者,是来自江阴的画家,2018年,他癌症复发大出血,命悬一线时,余洪猛成功为他切除肿瘤,并创新使用颈动脉栓塞和颞肌瓣鼻咽颅底修复技术,让他重获新生。患者大为感动,传神地描摹下余洪猛手术时的模样,这幅画从此成了余洪猛的微信头像。


“他很幸运,是我们复发性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技术的直接获益者。”面对复诊新病情,余洪猛马上召集团队的神经外科医生,一起会诊破解新难题。


患者作的画像成为余洪猛的微信头像。


患者为余洪猛团队作画。


每周二上午,汾阳路院区余洪猛的门诊外,都挤满了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病人。6月25日上午,像吴先生那样的复诊病人,余洪猛加了近30个号。熟悉他的病人都知道,只要是肿瘤初诊和复诊病人找到他,一般都给加号。“很多病人已经走投无路了,这里是他们希望的最后一站,我不能拒之门外。”他坦言。加上原本的40个预约号,余洪猛那天一直看到了下午1点,来不及吃饭,又赶去接诊下午的精准一体化门诊病人。


余洪猛,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学组副组长。在鼻颅底肿瘤外科领域,他是创新者更是引领者,带领团队站在学科的世界巅峰:他在国内成立首个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的创新单元,牵头制定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内镜手术新分型,建立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体系……2023年,他获评“上海工匠”。


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是“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对手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对患者全程健康一丝不苟的管理,是挽救更多晚期颅底肿瘤患者的生命。




余洪猛获2023年“上海工匠”荣誉称号。

创新技术勇闯颅底禁区


“鼻咽癌位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全世界每年13万新发病例中,我国有6万多例,死亡3万多例,很大一部分是鼻咽癌复发者。虽然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在80%左右,但仍有10%-15%的复发率。”余洪猛解释,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十分有效,但一旦复发,再放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一半以上病人还会出现放射性脑损伤、骨坏死等后遗症,以致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而组织坏死常常让患者痛不欲生、食欲不振,进而产生肿瘤恶病质而走向死亡。他做住院医生时,经常在急诊室看到病人颈动脉烂掉、大口吐血而忘惨状,心痛不已,就一直思考:怎么才能突破手术禁区、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以前外科医生对复发鼻咽癌患者束手无策,因为手术区域涉及整个颅底,颈动脉、颅神经等都从这里穿过,解剖结构复杂,特别是涉及鼻咽颅底的手术更被称为手术的‘珠峰’。怎么把肿瘤全切,切完后如何修复,我们想了很多办法。”2004年起,余洪猛组建解剖团队,建立访问学者制度,通过每周的访问学者解剖研究汇报,深入了解颅底区域的解剖结构。他带领团队对鼻咽癌内镜手术分型,针对肿瘤侵犯到颈内动脉的不同情况,创新应用动脉栓塞、覆膜支架植入、颅内外动脉搭桥以及DSA护航等技术,用颞肌瓣、颏下瓣转移修复鼻咽颅底,让大量回天乏术的患者重燃生机。


一位无锡病人鼻咽癌晚期复发,左颈动脉大出血,余洪猛敏锐地发现其右颈动脉也岌岌可危,一旦破裂,生命垂危。他建议病人提前做右颈动脉血管搭桥术,在为左侧血管栓塞时同时也为右颈动脉搭桥。术后一周,右颈动脉果不其然彻底溃烂……现在,患者虽然失去两根颈动脉仍健康地活着。


对于这种“神级”预判能力,大家归结为天赋,余洪猛却说,“外科医生不仅要有第六感,还要有第七感,第七感来自不断的思考。”他哪怕做一个小小的鼻窦炎手术,都在琢磨怎么用最短时间做出最漂亮的手术。“不仅要埋头苦干,有时也要抬头仰望星空。”他常对医生说,思路决定出路,要研判患者所有CT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规划手术路径,设想各种预案,“不打无准备之仗,绝不能把病人置于险境”。


创新是什么?2019年余洪猛在申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时的回答掷地有声:有什么创新比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过去无法挽救的鼻咽癌大出血患者,现在有了生的希望,过去一台鼻咽癌手术要花十几个小时,现在四五个小时就能搞定。鼻窦炎手术病人过去要住院一周,现在成为日间手术。这就是最大的创新。”


余洪猛为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

书写鼻颅底外科新篇章


近年来,余洪猛团队每年完成鼻颅底手术1500多例,每年挽救晚期复发性鼻咽癌及放射性骨坏死患者300多例,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从53.3%、17.8%,提升到90.5%、72.4%。“2004年,鼻咽癌手术只有10多例,20年后手术量增加了30倍,我们从一个专看鼻窦炎的门诊,发展到主要诊治肿瘤的学科。”他解释,颅底是耳鼻喉科与神经外科互相碰撞的区域,过去大家都不敢碰,现在我们的手术疆域拓展到侧方颅底,腺样囊性癌、脊索瘤、脑膜瘤等很多涉及口腔、神经外科的肿瘤,我们都做得很好很微创,很多颅底肿瘤病人都往这里跑。”


余洪猛认为,这个学科已经从过去的“耳鼻咽喉科”改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未来有望成为“耳鼻咽喉-头颈颅底外科”,学科版图的扩大是技术的进步,最终将造福更多患者。他和团队正在撰写出版《耳鼻咽喉-头颈颅底外科解剖》等书籍,奠定理论基础,再提出耳鼻咽喉颅底学科新理念。他想做有使命感的事,“颅底就像北极,我们勘探已久,也有所建树。书写全新学科篇章,是梦想也是责任。”


其实,早在2017年做鼻科主任时,余洪猛就提出了“大鼻科”概念,牵头创建各亚学科团队。如今学科发展欣欣向荣,各亚学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身为医疗院长,他重视外科技术创新,建立复杂鼻颅底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将神经外科、介入科优秀医生纳入队伍,申请专利20多项;成立医工交叉团队,研发鼻颅底疾病数字化诊疗与智能手术机器人,开发出基于多中心鼻咽内镜数据的鼻咽癌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算法及多模态影像模型,最新研发的全球首创的鼻颅底机器人,样机已经成型,争取2年内上市;建立嗅觉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致力于嗅觉障碍的基因及细胞治疗研究和成果转化;肿瘤研究团队专攻肿瘤筛查、疫苗转化,去年拿下“复发鼻咽癌外科联合免疫治疗优化队列研究”项目……


为了病人便捷就诊,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就医体验,余洪猛团队还开发出全病程管理数字软件,打通医患衔接最后一公里。“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家用鼻腔内镜,通过病人拍照上传照片,人工智能辅助+医生线上诊断,就能给予治疗建议,免去病人术后随访的舟车劳顿。”面向医生的“耳鼻咽喉资讯”APP,注册人数7万多人,资讯丰富,大咖云集,6月25日下午正在直播的一场头颈外科手术,在线观看人数5000多人;而面向患者端的“耳鼻喉医网”APP,设鼻窦炎全病程管理、嗅觉训练等板块,根据患者手术全病程,软件在各阶段为患者定时推送信息、答疑解惑。


“未来的鼻咽癌手术一定会向机器人发展,诊断更智能,再加上免疫基因治疗和数字化全病程管理的发展,诊疗效率和便捷程度会大幅提升,病人会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余洪猛说。


余洪猛在复旦大学嗅觉与鼻颅底外科学术周上发言。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余洪猛一直对解剖入迷,求学期间解剖学科考试常拿第一名,现在也常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进行解剖演示教学。大学毕业后做了3年普外科医生,训练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后来考取上海医科大学博士,主攻鼻科。


2015年,已是主任医师的他,毅然加入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背着氧气瓶做手术,创建珠峰外科论坛,在日喀则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医生孙希才接过他的棒,援藏三年,续写眼耳鼻喉“山海情”。



余洪猛加入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为日喀则患者治疗。


从学科发展到兴趣爱好,他娓娓道来,博古通今,神采飞扬,言语间流露出悬壶济世的悲悯心,和救死扶伤的强烈使命感。他说,如果不做医生,也许会投笔从戎,驰骋疆场,当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是从小的梦想。他更酷爱中国历史,对中华文明的探究让他充满文化自信。他熟读《中国通史》《孙子兵法》,深谙老庄之道,微信名“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是他追求的医学境界:手中有刀,心里有人。他希望手术越做越简单,让病人出血少、创伤少、效果好。


每天清晨5:30,余洪猛的闹钟准时响起,7:30的查房雷打不动,涉及劲动脉、颅底的肿瘤手术,都一一过问,关键手术,亲自上场。他也有害怕担心的时候,每当半夜接到急救电话,他会立刻到场、参与战斗。压力大时,打乒乓,也下围棋,喜欢走一步看十步、算无遗策,这也体现在他的手术风格和学科布局上,“学科建设就像带兵打仗,要讲战略,有大局观;具体做事则涉及细节,讲究战术。”他主张厚积薄发,绵绵用力,才能久久为功。


余洪猛爱才惜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到阿里达摩院招揽医疗大数据IT人才。他挑选人才,看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品行第一,有理想情怀,还要勤奋有能力。”他用心培养各学科领军者,让年轻人挑大梁,扶上马、送一程,每个人在这里都有方向、有奔头。


“解难于洪猛,游刃则有余”是患者的赞誉。他则说,凡事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一辈子只想坚持做一名良医。


余洪猛在学术沙龙上为医学生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王慧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网课、暑假后,他的近视涨了150...

APP
申工社
劳动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