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获奖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精准助力肺癌全程化诊疗跑出“中国速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姗姗 发布时间:2023-09-01 12:29

摘要: 从初步诊断、检测、用药到手术,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凭借一套快速且精准的诊疗路径,在国际同行中跑出了“中国速度”。

如果说每一场肺移植手术都是与“死神”的无形赛跑,那么每一例肺癌诊疗则是与“精准细节”的有形较量。


在中国,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令人色变的是,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患者占总体肺癌人群的70%左右。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作为全球最大的肺癌诊疗中心,每年有近3万例患者前来就诊,其中近70%来自全国各地。以往,患者患上肺癌往往意味着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而如今在肺癌诊疗中心,肺癌晚期患者从入院到确定治疗方案只需要4天,他们的总生存时间也被延长至3年以上。从初步诊断、检测、用药到手术,肺癌诊疗中心凭借一套快速且精准的诊疗路径,在国际同行中跑出了“中国速度”。



精准检测、精准用药

迅速化解“纠结”难题


“3床患者的情况怎么样?”中午十二点,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党委书记陈昶在采访间隙边吃饭边打开手机APP上的“移动查房”模块,抓紧时间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作为肺癌诊疗中心的牵头人,陈昶见证了太多肺癌带给患者的负担与创伤。


这位“3床患者”的病情,用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鲍熠的话来说,堪称“纠结”。当时,这位罹患肺癌的60岁老大爷来医院就诊,雪上加霜的是他还患有肺纤维化。陈昶表示:“患者的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手术风险极高,少切一点不能保证肿瘤全部切除;多切一点重则导致患者肺功能丧失,终生不能活动。”情况危急、刻不容缓,要不要做手术、如何做手术成为摆在整个肺癌诊疗中心和患者面前的“纠结”难题。


“如何先把肿瘤缩小”“肿瘤缩小后肺叶切除的范围是多少”……中心团队经过多次会诊和头脑风暴,运用肺科医院在国内首次建立的晚期肺癌分子检测平台,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等结果,针对病灶精准用药。然而,另一个“纠结”难题又来了:一些针对肺癌的药物,往往与肺纤维化相克,甚至还会进一步引发肺部炎症。中心团队排除一切副作用,对症用药,最终选择出既能让肿瘤缩小、又能阻止纤维化进展的药物。经过几个疗程后,患者病灶明显缩小,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分子分型指导下的精准诊疗。



像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肺癌患者到达肺科医院的当天就可以完成肺穿刺,第二天病理结果便能出来,第三天进行分子检测,第四天为患者出具治疗方案。“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快?”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周彩存说,临床需求就是解决患者的需求,别让不及时的诊断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他一直强调肺癌专家要“全能”,要操作得了气管镜、肺穿刺、胸水引流,看得明白CT、磁共振影像,还要检测得了EGFR、ALK突变分子:“这样,我们的速度就能快很多。”


精准判断、精准切除

高效率出具治疗方案


让患者的生存期达到最长、生存质量达到最高,是肺癌诊疗中心每一位医生最迫切的诉求。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不仅要求外科医生在“手上”下功夫,还需要精准的专业分工。“‘中国速度’,其实是肿瘤科、病理科、外科等多科室在诊疗中心共同创造完成的,”陈昶坦言,“一群人的配合,才能为患者争取更高的生存率。”


在肺部切除手术上做最精准的判断,最大的好处就是为患者保留更多的肺功能,也就是陈昶一直希望的“能多保留一点是一点”。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在体检时查出肺部结节,当即来到肺科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出一个直径1.2厘米的实性结节。考虑到可能会演变为恶性肿瘤,诊疗中心决定采用肺段切除手术。但是,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一方面希望少切除,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根治。到底是直接切除一片肺叶,还是切除一片肺叶的三分之一?为了达到两者的平衡点,在推翻了多个方案后,诊疗中心决定“放手一搏”,直接在手术台上先取肿瘤、当场检测、再作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当取下肿瘤后,诊疗中心的病理科医生就能即时且精准地做出冰冻切片,并且可以达到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同样的质量标准,通过检测便能够精准告知外科医生肿瘤危险系数,从而判断肺部切除范围。通过前期深入研究发现,当肿瘤中高度恶性细胞的比例小于10%时,发生转移的概率较小,但当比例超过15%时,转移的概率就会大幅提高。最终,经病理科几位高年资医师检测诊断:尽管病灶直径只有1.2厘米,但高度恶性细胞比例高达30%。诊疗中心当即实施手术,精准切除了一片肺叶。“如果以未来转移的风险判断,保全这片肺叶中的三分之二,也就是十五分之二的肺功能,那就是不值得,”陈昶感慨地说,“‘中国速度’,就是在精准诊疗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效率”。


从开胸、三孔、二孔到首创单孔胸腔镜肺癌微创手术,随着诊疗中心外科技术的迭代进步,更多的患者成了受益者。一个多月前,一位长期抽烟的50岁男性患者患有肺部中央型肿瘤,在当地做过三次诱导治疗后,身体状况极差。家属在当地寻医问诊、几经周折无果后,焦急万分,经推荐转诊至肺癌诊疗中心,希望抓住“最后一线生机”。很快,诊疗中心就给他们“精准”地打了一针“镇定剂”。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加之患者的肿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如果采用袖式肺叶切除术,并“无缝衔接”两端支气管,有一定难度。诊疗中心凭借数字化技术,根据强化CT显示的肿瘤范围、血管组织间隙、支气管组织间隙等情况,通过气管镜判断黏膜变化,双管齐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也回归正常生活。


精准改写、精准学习

树立行业示范标杆


接诊体量最大、改写指南最多、微创应用最广、诊疗时间最快、国外学员最多、诊疗方法最全……长期以来,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在国内外肺癌诊治中始终保持先锋引领,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上海市领军人才8人组成的肺癌防治攻关队伍,他们始终秉持着“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带领诊疗中心百位医生锐意进取,创建的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分别荣获2018年、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被写入国际指南19次、被写入国内指南45次,团队牵头制定国际共识一次,制定国内指南及专家共识28次,已然成为行业标杆。


诊疗中心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从“人工智能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到“3D打印下的精准肺癌手术”,每天三小时、持续三个月,70多场复盘会……2022年,诊疗中心自发组织学习讨论会,抛开教科书,根据平时碰到的难题展开高强度讨论,在领讲者和讨论者的循序渐进中,还产生了一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以往,更多的是医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但外国医生来国内学习几乎无从谈及。随着肺癌诊疗中心的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近五年来有822人次的外国医生来到诊疗中心进修,主要学习单孔胸腔镜的肺癌微创手术,中心团队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也推广应用于全球数百家医院,这些对许多国家来说,仍为罕见。


在一场场与“精准细节”较量的肺癌诊疗中,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诊疗中心不仅跑出了“中国速度”,更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名医】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研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