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工会主办的2024年“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身边的好教师微电影活动揭晓评审结果。经专家组评定,上海科技大学工会选送的《生命的可能》等5部作品获得金奖,上海交通大学工会选送的《ACM班之“父”》等8部作品获得银奖,华东理工大学工会选送的《向“高”而攀的一“分子”》等12部作品获得铜奖。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25部微电影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传播度,生动讲述了身边好教师的感人事迹,展现上海优秀教师群体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执着追求和默默奉献,弘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严谨笃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这些影片,是对师者的赞歌,是对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更是对申教名匠的致敬。从10月起,这些获奖作品将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陆续展播(具体播出时间将在“教师博雅”公众号上发布),并报送上海市总工会参加2024年上海职工微电影节。
这些“人之良师”背后藏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教书育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好教师”,一睹他们的风采。
2024年“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身边的好教师微电影金奖
《生命的可能》
报送单位:上海科技大学工会
拍摄对象: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
随着毕业季来临,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林诚面临两难抉择——马上找工作,还是转博、继续自己喜爱的科研项目?面对学生林诚的困惑,陈佳教授决定带他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见一见慧慧——一名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女孩。慧慧在画板上画着足球,梦想有一天也能上场踢一次。林诚深受触动,与她约定:等她的病治好了,教她踢足球。
回校后,林诚毅然决定转博,与陈佳一同深入研究“碱基编辑技术”——一种或许能让慧慧痊愈的新技术。在这期间,陈佳也顺利成立了科研公司,他的实验成果向临床转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历经坎坷,陈佳团队的“碱基编辑技术”最终得以临床试验。
慧慧的病被治好了,她与林诚的约定也兑现了。不久,慧慧作为替补上场踢球,林诚在绿茵场为她喝彩。阳光普照,生命再次展露出它的可能性。
《行走的教室》
报送单位:静安区教育工会
拍摄对象:刘爱国
影片取材于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校长刘爱国的教育改革项目《行走的教室》,讲述了郑虞同学在刘校长设计并实施的《行走的教室》项目中开拓视野、学会研究、认识社会责任,从而确认了自己职业方向的故事。
自发报名组队、面试、实地考察、撰写论文、成果推荐发布……郑虞以脚步丈量世界,在行走中收获成长。《行走的教室》所要探索的是古往今来自然生成的问题,而课程的出发点,是孩子们的好奇点。刘爱国十年磨一剑,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拓展孩子们全新的学习空间,不断探索校内与校外机制联动、学科知识与实践体验互为补充的教育模式,助力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探索梦想!
《背后的力量》
报送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会
拍摄对象:胡斌
在过去27年的教师生涯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斌在三重身份中不断切换,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组织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对他的深远影响:作为师者,他言传身教,授业解惑;作为学者,他深耕学术,资政建言;作为管理者,他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一路走来,有无数的力量在背后帮助并激励着他不断砥砺前行。
作为师者,他帮助一位性格孤僻的学生,走出心理障碍,让他顺利毕业后也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身为学者,他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科研经历,为国家、长三角和上海的产业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身为管理者,他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应用型特色经济管理学院”,不断追求“AACSB国际商科认证、MBA&MPA项目、博士学位点”等三个梦的实现。
《菜鸟变形计》
报送单位:上海电力大学工会
拍摄对象:徐群杰
故事从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电力大学电化学专业教授徐群杰桌上的一叠照片开始,讲述了他怎么用“妙计”激发研究生“菜鸟”张浩天的学习动力和科研兴趣,帮助他成长成才的故事。
张浩天在专业上极有潜力,但对专业认识消极,对未来迷茫,沉迷于网络,一度自暴自弃,选择躺平。在徐教授的帮助鼓励下,张浩天在专业学习上“开了挂”。最终,他的科研论文在国际顶刊发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徐群杰也坚定了自己的教育初心和信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继续前行。
30年来徐群杰一直扎根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从人性出发,在人性的基础上去发现人、解放人、发展人、成就人。导师制教育是最能体现人学的教育方式之一。
《开拓者》
报送单位:复旦大学工会
拍摄对象:郝模
师者,不仅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使命,更是卓越的研究者与团队引领者。影片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模教授的采访内容为主线,辅以旁白的细腻串联,将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卫生政策研究者和他的团队,40年来怎么不懈奋斗、普惠大众的故事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
这40年,分为寻路、赶路、带路、铺路四个阶段。故事从郝模大学毕业开始说起,面对未来的迷茫,他毅然选择踏入农村,正是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他逐渐找到并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奋斗信念。
一旦寻得前路,便是不懈的赶路之旅。作为卫生政策学领域的开拓者,郝模以无畏的探索精神,创建了卫生政策研究方法学体系,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身为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他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与深厚的学术底蕴,不断激励着每一位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灯塔。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批学子以他为榜样,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