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环卫工人、货运司机、城管人员、交通警察、快递员、网约送餐员、创城志愿者等户外劳动者,免费饮水、休息、阅览——福山路街事会。”在潍坊新村福山路街事会服务站外,张贴着一张写着如上文字的告示。
服务站内,来自居委的志愿者正在朝冰箱里添加矿泉水,可供户外劳动者取用,近期高温不断,据工作人员介绍,一天要“补水”多次。
得益于潍坊新村的“街事会”平台,街道在街面设置党群服务站,城管、市场监管、协税、绿化市容、司法所等职能部门轮值接待,结合新就业群体关爱、邻里联谊、志愿服务等活动项目,实现服务下沉和开放共享。记者了解到,潍坊新村街道建立的“街事会”是辖区单位、街区商户、居委会等协商共治平台,成员单位共同协商街区建设、管理、发展、服务相关的各种事项。“夏季气温高,我们就利用街事会的资源,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实现了街面与户外劳动者的‘共赢’。”
除了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流动”的户外劳动者,长期在街面工作的手艺人,也成为街道关心服务的对象。
过去,街边流动零散的“小修小补”摊点既要“看天吃饭”,刮风下雨大太阳都出不了摊,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市容,另一方面,居民对手艺人提供的“小修小补”依然有较大的需求。为此,潍坊新村街道决定为手艺人们“安家”。考虑到不少手艺人们担心,如果摊位搬了,老顾客找不到,生意会受到影响,街道特地挑选“自带流量”的菜场,设立便民服务站,让居民买菜的时候顺带“修修补补”,真正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便民服务站内环境干净整洁,不仅如此,潍坊新村街道还配置了直饮水机、监控、网络和空调,给手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夏天热,老年顾客出门少,但修鞋修包修伞加起来,每天一两百块保底是有的,何况服务站是不收我费用的,很为我们着想!”小皮匠郁师傅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收入”,一边感叹着工作环境的变化:搬进便民服务站9个月了,比起以前在路边商店屋檐下的“风餐露宿”,现在有了专属的场地,每天在空调间里能够定定心心营业。
记者从潍坊新村街道了解到,通过招募手艺人,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场所,街事会也推动街区商铺与周边居民双向服务、共同发展,整合资源打造的街区便民服务站,既规范了街边流动摊管理,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刚搬进来不久的裁缝陈师傅很喜欢这个“新家”,以前因为路边摆不开缝纫机,她只能接一些缝补裤脚的小活,现在有了缝纫机、工作台,窗帘一类的大件也能接单了。她相信,今后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个便民服务站会越来越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