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方逸洲带领团队攻坚
在近日举办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暨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首拍仪式上,面向制药行业的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正式销售落地,成为一大亮点。
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构筑数字产业新动能,近年来,上海不断蓄力,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市总也加速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创新创效活力。
如何维系好职工的创新热情,将创新成果真正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从上海仪电打造的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的诞生转化中,就能找到答案。
厚植土壤
职工创新成果“孵化”精益求精
工业恶劣环境下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数据采集,工业复杂工况下多网融合的数据传输……长期以来,这些“掐脖子”难题,曾一度困扰着上海工匠、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下称:上海仪电中央研究院)技术总监方逸洲的心。“我们的职工创新成果就应该奔着解决这些难点、痛点去的!”他说。
2021年5月,在仪电工会指导下,方逸洲成了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掌舵人”。工作室聚焦智能制造关键系统的传感、物联技术领域,一系列智能终端硬件产品在此诞生,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此次的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项目,正是围绕上海一家百年药企的微生态核心产品,推出的国产制药降本、提质、增效的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
在职工创新成果“孵化”的过程中,工匠创新工作室,无疑提供了极为优渥的“土壤”。
“制药、化工等行业的高端变送器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工作室着手研发了一系列的国产传感器。”方逸洲告诉记者。在此过程中,团队发现,国产超低温传感器精度还“不够完美”,于是,依托工匠创新工作室,一个小而精的职工“攻坚队伍”应运而生。
经历十余次的硬件调整优化,最终,系统数据采集的精度达到了“-100℃到0摄氏度范围内误差小于0.3℃”,市场需求已基本能够覆盖,但大家仍不满足:“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于是,团队又在软件上又进行了多种滤波方案的设计和温度曲线的拟合设计,最终,将误差缩小到了0.2℃。自此,众多竞品都被他们甩在了身后,企业敢与国际品牌“叫板”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构建机制
转化周期大大缩短
职工创新成果,重点不仅有“孵化”,更在“转化”。
为保护职工建功立业的创新热情,仪电集团建立起了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以BMS系统里的智能终端产品为例,我们首先是通过上海仪电中央研究院研发,再直接由集团内部的制造企业生产,经国家授权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认证后,最终通过集团内销售型公司对外销售。”方逸洲说,“原先至少需要3到4周的流转时间,现在不到一周就能完成了。”
成熟的机制,大大缩短了从“孵化”到“转化”的距离,使得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能在更短时间内,产生实际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而这,也与市总工会正着手打造的职工创新成果全链条转化平台,和工会助推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之路不谋而合。
不仅是BMS自控及能源管理系统,围绕上海仪电工业数字底座战略方向的职工创新工作,及配套成熟的创新成果转化乃至产业化机制等一系列平台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潜移默化中,仪电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