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人才的吸引和服务,浦东新区将如何指导工会在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上下功夫,使各方面人才更愿意来浦东、更愿意留在浦东?
朱芝松:党的二十大把人才工作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包括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浦东新区正在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肩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率先探路破局的使命责任,必须拥有一大批堪当引领区建设重任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我们将更好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推动健全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为引领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力量支撑。
一是强化建功立业的使命引领。浦东新区是国家战略的集中承载地,中央把引领区建设的重任交给浦东,要求我们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这是每一个浦东人的使命担当。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宣传浦东引领区建设的火热实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推出“时代精神馆”展陈、创作《浦东匠星谱》纪录片、打造“劳模工匠故事汇”品牌等方式,持续强化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让高技能人才把人生理想和职业追求,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引领区建设事业接续奋斗。
二是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浦东新区产业发展门类齐全,科技创新高度活跃。当前,我们正在推动三大先导产业、六大硬核产业等加快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并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元宇宙等新赛道,出台实施全面推动“五型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全球营运商计划等功能引领六大行动计划,这为广大高技能人才发光发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家都可以在产业能级提升、“卡脖子”瓶颈突破等方面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我们也将以“奋进新征程·建功引领区”为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施“331”系列职工创新赋能项目,创建各类职工科技创新基地、示范性职工实训中心、创新工作室,广泛动员企业和职工开展群众性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强化政策举措的支撑保障。浦东新区一直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在出台的“人才35条”中就将其纳入人才工作体系,加大选拔表彰资助力度,推进企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打通高技能人才引进落户通道,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下一步,浦东新区将持续深化政策创新,出台促进技能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全区“1+1+N”人才政策体系中的一个专项政策,围绕人才培训培养、技能等级评定、强化技能竞赛、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推出更多具体举措,让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记者:当前,浦东新区肩负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历史重任,这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事业,更是全区职工群众的光荣使命。未来,浦东新区在带领工会等群团组织,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和技能竞赛?
朱芝松: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的一项传统优势工作,是新时代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浦东新区将深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新格局,为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一是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竞赛体系。持续用好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组委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等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区总工会牵头作用,深化与区发改委、科经委、人社局、建交委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与自贸试验区、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与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工作联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抓大促小、示范带动,推动竞赛活动向外企、民企、中小微企业延伸,向新就业形态职工、农民工群体覆盖,不断增强办赛协同能力,形成区级-行业性-企业单位的三级竞赛格局。
二是持续放大服务中心大局的竞赛效应。聚焦引领区中心工作,围绕高能级硬核产业、高质量法治保障、高水平项目建设、高品质服务技能,深入开展“四高”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性和单位特点的竞赛活动,推动创新、创造、创优成果大比拼,不断扩大参与面、增强影响力、提高实效性。充分利用全国开发区理事会、长三角工会联盟等工作平台,进一步推进“开门办赛”,广泛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相关行业职工参与浦东的竞赛活动,为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智力支持。
三是推动创新“训-赛-证”一体的竞赛机制。突出以赛促训,以竞赛活动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师徒帮教、技能比武活动,不断提升职工综合技能和能力水平。深化赛证融通,打通劳动竞赛与人社、行业协会职业技能证书的通道,探索把竞赛活动中实现的突破成果作为授予证书的依据,并形成标准化、体系化、可推广的制度安排。促进赛果转化,依托赛事平台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帮助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加强职工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企业和职工的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形成“成果-转化-效益-成果”的创新生态链。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进程中,浦东新区区委如何指导工会深化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职工群众?
朱芝松: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工会工作主线,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深化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在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推动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实现执行党的意志的坚定性和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的统一,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二是优化完善职工服务保障。赋予工会组织更多资源手段,全力支持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更好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一方面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构建以普惠性服务和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全面加强职工服务站点建设,以“惠职工”实事项目为抓手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持续开展困难职工常态化帮扶,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另一方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完善政府部门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的监测分析研判和及时应对处置,强化职工维权服务“四方合作”机制,为职工提供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法律援助服务,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是激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的新变化,探索适应引领区建设要求的工会工作新模式新路径。聚焦非公企业、小微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加快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在快递、货运、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建设行业工会联合会,在街镇、开发区管理局形成全域覆盖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不断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工作实效。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岗位履职能力,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