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新药会从何处诞生?或许是人工智能“研发”的。11月15日,“数字技术赋能医健未来暨第二届医智融合国际产业高峰论坛”在杨浦大创智示范区举办,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博士在发言中指出,希望通过数据打通和隐私计算、知识和数据双驱、交叉型人才培养、研审联动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制药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是当今生物医药产业界最值得关注的方向,特别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已成为当今制药领域最热门的领域。
就在近日,人工智能制药企业英矽智能宣布与跨国药企赛诺菲达成合作,获得预付款2150万美元、潜在价值达12亿美元的订单,创下中国AI制药的最高合作协议金额纪录,与全球头部企业同类订单水平持平。
AI制药,为何会如此之火,以至于人们期待它成为医药研发的“神器”?关键在于其效率。
漆远指出,在医药行业,有着著名的“双十定律”——十年时间加十亿美金,揭示着新药的开发,往往周期漫长、成本高昂。而去年统计发现,成本已经变成了耗资26亿美金,越来越贵。所以,药厂的累计回报率也是逐步下降。过去10年,国际大药厂累计回报率不到标普指数一半。
“人工智能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漆远表示,其可以在临床前大量节省时间和金钱,其中时间上预测能省40%到50%,耗资每年能省到260亿美金。
不过,漆远也表示,人工智能制药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最大的风险在于高估短期技术发展的速度和低估长期的潜力,就其个人认为,行业在10年之内会有非常巨大的变化,“将来如果能够将研发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做成相关的原创科技,未来是有非常大的想象力和成果的展现。”
据悉,在首届医智融合国际产业论坛上,杨浦已成立“医智融合”国际产业联盟。目前,联盟已形成了初步的产业生态氛围,诞生了时代天使、易保、微医、医学界、名医主刀、伦琴医疗、百岳特、博斯腾等行业创新头部品牌企业,约60家企业直接布局数字健康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加之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全球性知名高校,以及肺科医院、长海医院、新华医院等重点三甲医院与科研机构赋能,杨浦数字健康产业的新高地正在形成,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聚焦智慧医疗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或相关领域的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将在杨浦大创智变成现实。
此次论坛上宣布,第三期“智慧健康产业未来创造营”也将于12月正式启动,本次创造营由五角场创院联合多个行业专业机构共同打造。创造营采用“培训+赋能”模式,聚焦智慧医疗细分赛道,致力于帮助数字健康生态链上的创业创新者、企业管理者、医院管理者以及关注产业发展机会的投资人朋友,挖掘真实需求痛点,对接医院医生资源、探索创新支付模式,协同共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健康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