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劳动报记者来到松江区新浜镇土是宝农场看到,数台无人农机代替人工,正在农田中有序作业,完成秋季早稻收割。
这里是上海移动协同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联合区农委、土是宝农业合作社打造的5G智慧农场,首次运用5G农业专网、5G边缘计算、5G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多项新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助力耕种管收全流程向着“少人化、无人化”管理升级,助推上海乡村农场的数字化转型。
一改以往“人工、遥控”等传统作业模式,如今的土是宝农场已完成“数控”升级。无人驾驶的农机在乡间田野有序地整地、翻地、播种、施肥、插秧、收割,正在成为新的田园风光。
土是宝农业合作社社长何杨阳是一名“90后”返乡创业青年。他说,以前的农机是通过人工开的,因为机手的技术水平不一样,操作的轨迹路线也有偏差;现在通过精细化模型的建立以及5G网络的传输,可以实现厘米级误差,精准地实现田块的整体作业。“人力上,我们一台植保作业机器一天可完成400亩左右的作业量,是人工的20倍左右。”他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移动架起5G农业专网,为农场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底座,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提供精准位置服务。“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是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平台以及覆盖全国的高精度定位基准站网络。在农场,测绘无人机在田间乡道上空完成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的底层模型,可以为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喷洒作业提供自动地图导航支持,规划路线精准行驶和飞行。”合作社技术人员介绍道。
如今,土是宝农场还在继续数字蝶变,上海移动正在为农场打造“数字中台”,将农田、农机、农民相关信息进行统筹管理,逐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综合性强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农业产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树立前沿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