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万亿元,新能源企业纷纷上榜,企业创新研发强度连续5年提升……解读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背后折射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趋势与支点。
总收入接近美国500强
本届500强营业收入总额102.48万亿元(相当于美国500强的97.74%),比上年增加12.65万亿元,增幅为14.08%。
500强资产总额为372.53万亿元(相当于美国500强的106.46%),比上年增加28.95万亿元,增幅为8.43%。
12家企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除了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农业银行8家之外,新增了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人寿4家。
从地域看,入围企业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依次是北京、广东和山东,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
上海有29家企业上榜,前十分别为:宝武钢铁、上汽集团、绿地控股、中国远洋海运、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浦发银行、中国船舶、苏商建设和上海建工。
其中,宝武钢铁排名第一,营收9722.58亿元。
折射行业冷暖兴衰
榜单显示,黑色冶金、石化及炼焦分别增加6家和4家,工业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动力和储能电池业、多元化投资业均增加3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业分别增加2家。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复苏较好,公路运输、物流及供应链、综合商贸分别增加2家。
记者注意到,榜单中除了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汽车等传统车企巨头外,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排名为122位,超越中国重汽集团、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铃汽车等。同时,新能源电池龙头“宁王”宁德时代排在196位。
新能源赛道的兴起在榜单中得到充分展示,协鑫集团、隆基绿能科技、晶科能源、远景能源等多个新能源企业也纷纷上榜。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部分行业依然承受较大发展压力。
其中,住宅地产业受冲击最大,入围企业数量48家,相比上年减少8家,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减少;净利润加快下滑,增速为-13.34%,连续第二年负增长,也是净利润增速连续第四年大幅下降。
此外,部分零售领域也受到较大影响,汽车摩托车零售业、家电及电子产品零售业均净减少3家。
可以预见,中国企业500强的行业结构,在疫后经济复苏中还将会持续调整。
研发强度连续五年上升
数据显示,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4474.67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的51.95%,大企业创新地位不断凸显;与上年500强相比,增加了1408.20亿元,增长了10.78%。
从研发强度来看,5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1.81%,强度较上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这也是500强的研发强度连续第五年上升。
从具体企业来看,华为、中兴、航天科技、中国信息通信科技、航天科工5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其中,华为研发强度达22.62%,投入研发费用多达1426.66亿元,是所有企业之首。
有16家企业研发强度位于5%至10%,包括荣耀终端、美团、闻泰科技、阿里巴巴。
行业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研发上持续保持领先,通信设备制造业在研发强度、人均研发费用的行业排名中居于首位,航空航天在平均研发费用的行业排名上居于首位。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4.16%,与上年比明显提升2.17个百分点;其次是航空航天业,平均研发强度为14.08%,比上年500强提升7.48个百分点。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面板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业、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平均研发强度也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