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速“回血”、汽车带动出口、高端产业发挥引领作用……上海工业经济6月触底反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2-07-28 15:24

摘要: 在全市经济大盘中,上海制造业占了大约四分之一,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相比,这个比例相当高。

在全市经济大盘中,上海制造业占了大约四分之一,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相比,这个比例相当高。也正由于制造业的顽强表现,今年上半年,上海产业经济迎来了V字反弹。特别是6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8%,创下去年3月以来的月度增速之最。


全市企业紧抓生产快速“回血”


上半年,上海市产业系统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尤其作为上海市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在6月防控常态化后,全市许多企业为了抢回之前被耽误的时间,开始通过不间断生产,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常态化防控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只用了一周时间,将产能利用率恢复至100%,今年1月至5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累计交付量超过2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


在上海疫情最为严峻的阶段,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产能一度滑落至正常水平的20%左右。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人员返岗、供应链恢复,企业生产快速“回血”。今年5月,上海三一重机生产挖掘机3300多台,已超过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其中,出口占比接近50%。


就在6月初,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交付了全球首台新一代带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双燃料主机。总经理江军说:“绿色化是目前船用发动机的趋势。我们要抓住‘双碳’机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力争今年产值同比增长25%。”


根据市经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面启动复工复产后,企业加快赶订单补进度,6月份45.3%的被调查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上;居民消费回补叠加促消费政策刺激,工业产品销售率100.5%,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6月份,上海制造业PMI回升到67.4%,景气度显著提升。


高端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先导产业、新兴赛道等融合科创、制造、数字化等元素的行业,是上海近年来最为聚焦、发力的方向。疫情考验下,这部分行业也的确成为韧性最强、复苏最快、对发展引领效应最显著的板块。


根据市经济信息化委提供的数据,全市制造业中率先恢复的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前6个月,战新中的制造业产值仅同比微降 2.1%,降幅比全市工业低7.6个百分点。具体聚焦到上海重点打造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其制造业产值在前6个月总体保持正增长,增幅为4.3%。其中,集成电路业同比增长13.3%;人工智能增长14.7%;生物医药虽然总体下降5.4%,但其中生物药品、制药装备及材料等高附加值环节,分别实现43.1%和12.8% 的同比增长。


的确,在疫情之下,上海的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的韧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集成电路制造龙头华虹、中芯、积塔等,在4月都将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3家企业有超过1.5万人坚持闭环生产。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制造企业因率先部署高端、数字化、智能制造,所体现的优势也愈发突显。这些企业的生产经验颇为相似,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提升“单兵作战”的能力。同时,规模化的工业机器人产线,及数字化运营,能够在部分生产环节上实现“黑灯工厂”的效果。


位于浦东临港的中科新松工厂,疫情期间某一阶段仅有91名员工进行封闭生产,驻厂员工与协作机器人配合衔接,完成焊接、组装、打包等工作。有意思的是,新松工厂产线上使用的机器人均由中科新松自主进行研发制造,而主要生产的产品,也正是协作机器人。


位于宝山区的上海宝钢,自3月中下旬开始,宝钢厂区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1/3的员工留厂生产,却完成产能的满负荷运转,一些车间、事业部还超额完成目标。背后的力量来自于900多台套工业机器人,这让宝钢哪怕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阶段,厂区里依然是铁水奔腾、钢花飞溅。


这些案例无不突显出,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及战略性,同时对上海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具有标杆和示范效应。


汽车出口成重要支撑力量


根据市经信委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市产业系统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在加速工业经济恢复重振过程中,工业出口由负转正。上半年工业出口交货值3669亿元,同比增长3.7%,带动工业销售产值增长0.7%。其中,6月份出口交货值789亿元,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54%。


汽车成为工业出口转正的主要支撑,上海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产业的强劲增长。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累计出口汽车55.6万辆、货值66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56.2%,以上汽、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带动上海口岸汽车出口增长。


今年上半年,上海外高桥口岸累计出口国产汽车46.5万辆,同比增长30.4%。由于国产汽车出口量迅猛增长,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划,上海南港码开始承接外高桥口岸逐步“南迁”的进出口汽车滚装船业务。作为临港新片区配套的滚装出口码头,大部分车辆刚下临港产业区内车企生产线,就第一时间被运抵岸边。今年上半年,南港码头已累计完成外贸出口整车8.5万辆,监管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据市经信委介绍,着眼于推动制造业发展,接下来,上海将全力稳投资、抓开工、抓投产。在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全市已形成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储备和布局,未来将抓紧落实。同时,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行动方案," 十四五 " 期间,这几条新赛道的产业规模将突破 1.5 万亿元。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沪苏税务部门联动,税务体验师“云...

26-65岁理赔金额占比达52....

上海工业经济加速恢复重振,6月份...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