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会已覆盖超500家专精特新企业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邵未来 发布时间:2021-10-29 13:52

摘要: 三年间,全市超过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了对接会,一系列替代进口、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的方案呼之欲出。

“一个小小的熔断器,也许就能解决你们整个设备运转的大问题。”10月末,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线下对接会上,灵感和创意在热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场吸引了全市6家大型国企和几十家中小企业参与的对接会,是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全力打造的大中小企业融通活动,从2018年至今,每年都会集中举办近10场。


对于这样的对接会,国药、商发、上海电气、宝武等诸多大型国企都十分乐意参与进来。一位国企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产业链虽然稳定,但效率已经跟不上市场的节奏,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正是传统国企的最大痛点。“这些精细领域的中小企业,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一些产业链上的环节可以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间,全市超过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参加了对接会,一系列替代进口、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的方案呼之欲出。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卫丙戊告诉记者,搭建这个平台是为了实现多方的“共赢”。“大企业加速升级的步伐,专精特新企业则找到了新的机遇和市场。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我们的每场对接会都有特定的主题。同时,既有针对专业领域细分内容的小规模磋商接洽,企业还能做路演;也有超过200人参与的大型需求匹配对接,在海量的资源中,总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是上海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一张特色名片。事实上,在这张名片的背后,中小企业体验到的服务还远不止于此。


上海纳琳威是中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可以生产达到车身保护膜要求的脂肪族TPU基膜产品的企业,也是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之一。成立仅仅5年,企业已经实现了超过2亿元的营收。


在公司董事长肖琳看来,一路走来,企业获得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成立之初,公司面临着资金的压力,我们自己找银行贷款,额度有限,又没有抵押物,非常困难。”危难时刻,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帮着联系了多家银行缓解了公司的困难。“现在既有工行、建行,也有城商行的资金,我们不再为资金发愁了。”


解决了资金困难,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牵线下,纳琳威在金山还成功拿下了一块工厂用地。公司的危化品有了容身之所,同时整个产线也能高效运转起来。“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获得帮助,这让我们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干好自己的老本行。”纳琳威董事会秘书唐璇表示。


在汽车车窗膜领域,原本始终被美国和日本垄断的中国市场,正在被逐渐打破。“进口替代”的背后,是无数人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超过6000人覆盖近10万家企业的中小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细化。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政策服务,可以将政策只能匹配到对应企业,让企业所得即所需。


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目前,全市已经有超过3000家。一切还只是刚刚起步。根据规划,2025年,这个数字有望超过5000家。


不久前,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荣获“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卫丙戊说,下一步,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持续聚焦本市专精特新企业群体,通过“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打通创新链、技术链、资金链、市场链、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和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第二届(全球)企业创新实践年度峰...

暂停开展新业务!涉及2家企业年金...

上海33家企业入围全国500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