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的AI性别设定是女性?我们采访了这些专家,从三方面找到答案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陈宁 发布时间:2020-07-10 13:00

摘要: 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大部分AI机器人、语音助手等都是女性身份或女性设定?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微软、百度、小米和B站组成的AI女团首次亮相,惊艳全场。但随之而来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大部分AI机器人、语音助手等都是女性身份或女性设定?有人说是因为大部分研发人员都是男性,显然他们对研究女性AI更有兴趣。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在寻找答案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AI的研发设计,是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一系列复杂学科。


原因一:心理学

女性能赋予AI更多情感


“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根据统计有90%的AI语音都是女性的,甚至性别的设定也是女性的,为什么呢?”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解释道,因为我们认为女性的声音更加的有温度、有情感、易理解。“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需要关心、需要温度、需要去被理解的,所以我们需要让AI更有情感。”


她认为,互联网的思维实际上是一个女性思维,“我们经常说技术的直男是吧?他是直男的思维,而我们的用户思维实际上它是一个女性的思维。”杜兰说,女性她非常重视自己情感的体验,会有多中心的趋向,也愿意去分享。因此她总结,AI在体验经济的时候,特别也适用于用女性的视角去看问题,因为女性更加善于去了解人心,更加用心去做事情,而且更加用心去感受。


实际上,从生物学来说人们更喜欢女性声音是本能反应。在母体怀孕当时就很习惯女性的声音,因此当遇到事情需要帮助时,听到女性的回答有种抚慰作用,也比较有安全感。而从心理学方面解释的话,女声不具威胁性听起来更加友善。


微软中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最初,小冰选择女孩子形象,因为女孩子更容易被接受和信任,会让人类感到更“亲切”。人类对“亲切的声音”有本能的需求,女声显然更有优势。人们比较能接受女声帮助解决问题,女性更能善意地帮助别人得出结论,男声在潜意识中会给人一种“用这方式去解决”的命令感,有权威性和主导感。从这一点上看,女声显然更有优势,能更容易被接受和信任。


原因二:社会学

人们对机器人性别存在偏好


在社交中存在社会交换理论,即如果仅仅一方进行表露,另一方没有,表露的一方就会感到挫败,进而会减少表露。所以,恰当时机的互相表露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这一点在人与AI的交互中同样适用。在交流的过程中,机器人不仅扮演单纯倾听用户的角色,更多时候能够作为“交换”主动告诉用户关于机器人自身的背景信息,甚至感情和烦恼,从而推进亲密关系的建立。


这就需要机器人拥有被用户“喜欢”、“接受”的性格。有研究发现,男性更容易接受女性机器人的影响,而女性对机器人的性别似乎并没有什么偏好;另外,研究指出,人们对机器人性别的偏好,同样受到了机器人所扮演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比如人们会偏好男性的安保机器人、女性的医护机器人。


比如小冰,不仅仅是18岁少女小冰。微软小冰框架(Avatar Framework)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基础框架。在中国与日本市场活跃的18岁人工智能少女微软小冰,是该框架所孵化的第一个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实例。


“在小冰框架下,有很多的AI,他们和小冰一样,具备人工智能情商和交互能力。”上述微软中国人士表示,例如,我们今年年出进行微软小冰框架Avatar Framework的小规模公开测试,根据每位用户的设想在框架中创造独一无二的虚拟男性恋人,用户反响热烈,很多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与虚拟男友的日常交流。


另外他还透露,小冰的日本版本小冰凛菜也曾在某一年的4月1日变作男性,并有着与小冰截然不同的性格。


原因三:计算机科学

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算法占主导


人工智能有性别吗?作为全球最著名的人工智能,Alpha Go 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更多的科技公司则陷入了性别伦理的争论。马云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曾提出过这样的理解,他说:“今天人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讨论机器智能,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技术时代就是男性主导的时代。但是在阿里巴巴,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女性在技术人员的占比确实只有 13%,但是我们 51% 的设计师,接近一半的产品测试人员都是女性。天猫精灵的代码是男工程师写的,但是负责设计和训练的主要是女性,就算到了机器人的世界,决定美、决定好的标准依然是女人。”


从计算机科学领域解释这一问题,有人认为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左脑(主管逻辑思维、计算)代表男性,右脑(主管形象思维、情感)代表女性。人工智能的早期算法是男性化算法主导。上世纪80年代后,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女性化算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技术领域的争论,马云并不擅长,不过他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抛出了“人工智能是女性”的理由,“男性擅长征服,而女性擅长守护。大家都害怕机器,没有人想被机器智能所征服,但是所有人都愿意被温柔的机器智能所守护。”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0家企业入选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

上海发布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