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由上海音乐厅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原创音乐剧《四两青春》正式发布全国巡演计划,9月23日起,这个“上海出品”的青春故事将在深圳、厦门、成都、上海、南京、杭州6座城市开启14场演出,让更多观众在《四两青春》的剧中曲里走遍申城大街小巷,走进一段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故事。
丰富海派元素绘就城市音乐地图
《四两青春》原名《繁花尽落的青春》,于2017年在上海首演,2018年升级制作后,受第13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邀请,于2019年成功赴韩演出并斩获“最佳国际音乐剧”大奖。作品讲述了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四个少年因高考而改变命运,因选择而撬动人生,以十年之约重温少年时代的点滴故事。
回想起该剧的创作经历,编剧喻荣军的思绪一下回到了12年前。当时受上海音乐厅委托开始写剧本,最初的名字就是《四两青春》,喻荣军说这是他写给自己、也是写给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剧。
“我是1991年从老家安徽来到上海,所以90年代是我人生蜕变的10年,也是上海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10年。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个人经历与都市变迁相互交织。” 从外滩、黄浦江、华师大到71路公交车、华亭路服装市场等等,大量的上海元素在喻荣军笔下被化为了青春的故事、口中的歌曲。“那些地名、建筑,如果细数一下,可能不下100个。”因为丰富的海派元素,《四两青春》也一度被观众称为一张跃动的“城市音乐地图”。
精细打磨,舞蹈中也有历史积淀
《四两青春》的制作人刘夏告诉记者,上海音乐厅既然迈出了原创这一步,就需要有生命力的延续,通过不断输入新的血液,让作品越来越好。因此首演后的五年里,该剧一直在打磨升级,从内容制作和演出阵容上不断创新提升。
本轮巡演也是从两年之前就开始筹备,不仅汇聚了原著编剧喻荣军、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著名作曲家赵光,还迎来了第四代编舞刘晓邑的加盟。喻荣军告诉记者,这次升级归来的《四两青春》无论在剧情还是情感上都更加丰富了,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结合也更为密切。为了凸显“从前”和“十年”两大音乐主题,作曲家赵光还全新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让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浓烈。
因为《四两青春》的故事中有大量与上海城市相关的元素,为了让舞蹈更好地为故事服务,编舞刘晓邑也做了大量功课。“剧本读了很多遍,歌曲中提到的上海的建筑和地名不是泛泛而过,而是翻阅了很多历史照片,比如南京东路上的某某饭店,以前叫什么名字、现在叫什么名字,90年代人们的着装举止等,都给之后的编舞很多借鉴。”
线上线下排练不停,诠释年代感有妙招
记者了解到,该剧原计划今年4月开启巡演,但受疫情影响推迟到9月。不过,演员排练从3月份就已启动,疫情期间,所有人在线读剧本、练习歌唱,直到8月份恢复了线下排练,演员们又马不停蹄地扎进剧场,开启了一周六天的紧张“备战”。
演员曹杨与何亮辰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张一保,作为一名“90后”,饰演一个90年代的青春戏,曹杨坦言最大的困难就是年代感的塑造。剧中许多场景自己都没经历过,因此只能通过观看之前版本的演出录像或者年代剧一点点靠近角色形象。
加上剧中人物是从18岁到28岁,有着10年的年龄跨度,这对年轻演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有很多情感爆发力极强的情节,表演难度很大。音乐上同样跨度不小,充满张力。”何亮辰直言,排练场里几乎处处都是考验。
为了更好演绎上一代人的情感,饰演女主角林思雨的王梓庭还向妈妈取起了经,通过父辈的经历丰富自身角色。其实与两位男演员相比,王梓庭已经不是新人了,2017年她就曾出演过这个角色。5年后再读剧本,王梓庭坦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更深刻了,特别是对角色后期的演绎、十年间的成长,多了一些底气。
在歌声中回望青春,在舞蹈中追溯历史,今年秋天,《四两青春》将在全国巡演中带领各地观众走近上海,从华亭路一路唱到黄浦江。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也希望,通过这部原创作品为92岁的上海音乐厅注入创新活力,助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让更多带有海派文化精神的优质演出产品走出。
(上海音乐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