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8日,来自全球六座城市的六位小提琴选手将“云聚”上海,联手演奏华人作曲家周天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夜途》。这是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赛的特色之一,也是让世界音乐爱好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夜途》从何而来?作品背后又藏着哪些中国故事?日前,记者线上采访了作曲家周天。
前后改了90多稿
写委约作品就像一个设计师
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可谓一波三折,决赛方案历经了从线上比赛到出国线下较量的几轮讨论。最终,组委会决定,不再通过六位选手的竞技比拼进行名次评定,而是以线上音乐会的形式让这些“未来之星”尽显音乐才华。
不过,不变的是,无论线上线下,还是评定名次与否,每届比赛都有一部指定中国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必选曲目是赛事不变的传统。于是,三年之前,组委会和上海交响乐团就共同委约周天创作本届赛事的中国曲目。
虽然从小在音乐世家长大,对小提琴这一乐器十分熟悉,但这恰恰给周天的创作带来了压力。“越熟悉越难写,特别是它不是为一位小提琴家和一个乐队创作的作品,而是为一个国际比赛中很多不同的小提琴选手以及上海交响乐团创作的。乐手来自世界各地,都是不一样的人,我希望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经过大量研究,历时三年,经过90多稿的打磨,周天将《夜途》交到了组委会手中。周天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纠结的人,但《夜途》的确是自己写得最久的一部作品。“我习惯在首演前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想清楚,我觉得这是作曲的责任。”在周天看来,一个作曲家写委约作品就像一个设计师,要符合并传达出委约方包括演奏者的性情,还要在抒情和炫技中做好平衡,要让年轻的演奏者们可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技术潜力与音乐内涵。
灵感来自深夜车站
用国际视野讲述当代中国
关注赛事的爱乐者都知道,首届比赛中,指定的中国曲目是何占豪、陈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二届是陈其钢的《悲喜同源》。与前两首作品相比,《夜途》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浓重的中国色彩。但作为作曲家,周天却有自己的思考。
这还要从《夜途》的灵感来源说起,那是几年前的某个夜晚,周天从杭州搭乘高铁赶往上海,看着车站人来人往,每个人带着不同的故事在城市中奔波,这样的场景让周天有了创作冲动。
“跟中国古典作品相比,就好比今天大家走出音乐厅,看到上海这座城市有一种现代与古朴交融的感觉,它是当今的一种品位或者一种视野。”
具体到作品演绎上,周天同样有着自己的思考。六位选手来自全球各地,“要演奏好这部作品,不单单需要外国的音乐家非常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也需要中国的音乐家具备全球视野。”为此,周天特别开课,为参赛者列出了“学习清单”,从华彦钧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到爱德华·霍普的著名画作《夜游者》,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帮助演奏者更好地以国际视野演奏当代中国作品。
8月26日至28日,这部历时三年打磨、前后修改了90多稿的《夜途》,就将在第三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决赛选手音乐会”上奏响。今秋11月,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新乐季中,六强里的中国选手林瑞沣还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再次演绎这部作品。周天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演奏者演绎,激荡出音乐的共鸣和不同的火花。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