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顾问首次加盟,观众却在执着“挑bug”!《独行月球》口碑两级分化,是神作还是烂片?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08-21 10:17

摘要: 科幻电影原本就是科学、文化、艺术的融合,既要有科学性,但也不能以科学来进行太多的限制。

今年夏天,一部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引爆了沉寂许久的电影市场。8月20日,记者从猫眼方面获悉,《独行月球》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6亿元,超过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暂列2022年电影票房总榜第二位。作为今年暑期档当之无愧的“王炸”,票房火热的同时,《独行月球》的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之势。究竟是科幻神作,还是烂片?通过电影中藏着的天文知识和科学漏洞或许可以窥见。


“科学顾问”首次加盟,

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


作为一部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里的“沈马组合”,尤其是超高的“含腾量”为电影引来了不少观众。而当走进电影院后,影片中的科学含量和“天文彩蛋”又成为观众热议的另一个焦点。


比如为了模拟真实月面和真实的月面粉尘,剧组使用了15个、超4万平方米的摄影棚,还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当中铺设了200吨沙石,尽可能做到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有些观众质疑影片中尘土飞扬的灰色表面,其实恰恰真实还原了月表的地貌。



为什么让一只袋鼠陪着独孤月?许多看过《独行月球》的观众起初都有这个疑问,直到独孤月为了救“刚子”一起陷入绝境时,编剧的科学设计才让人恍然大悟。因为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以袋鼠强大的肌肉和惊人的跳跃能力,月球堪称为“刚子”量身定制的快速赛道。如此一来,剧情推进就更加合理了。


类似这样的天文知识在影片中还有许多,比如独孤月在月球上生活时,当太阳下山后,依靠光能续航的月球车就失去了动力;为了返回月盾基地,独孤月制定了追着月球晨昏线跑的“太阳永不落”方案等等,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据了解,《独行月球》从创作阶段就邀请了多位天文科学家、火箭工程师加入,这也是国内科幻电影第一次明确出现“科学顾问”,这才使得电影的剧情设定更加扎实。


漏洞可能是浪漫处理,

“太科学”反而限制艺术创作


当然,科幻电影毕竟不是科教片,并非所有的细节都真实。《独行月球》中也有一些不那么严谨的科学漏洞被观众挖了出来。比如影片中有一个重要桥段,当独孤月发现自己可能是地球唯一幸存的人类后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地球上的人们纷纷拿起手电筒,对天空打出了“你不是一个人”的光带,给了独孤月生的希望。但是,月球上真的能凭肉眼看到地球的灯光吗?不少观众对这个镜头产生疑问。其实,这只是电影中一个浪漫的表现方式。



再如关于“地月通讯究竟是单向还是双向”的讨论,作为电影的科学顾问,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周武给出的解答是,“在现实世界里,地球上的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月球上宇航员的活动,宇航员也能接收到地球的信息。”地月通信应该是双向的,但这又与剧情冲突。


如何处理?科学顾问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月球上设置一些明显的技术故障,来形成只能单向通信的局面,从而推动剧情继续向前发展。虽然有违科学,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专家王姝用一句话总结了科学顾问应有的态度“帮忙,不添乱。”如果对一些科学细节过于计较,反而会压缩艺术创作的空间。


“观众挑bug”开启新思路

科普价值不只体现在具体知识


事实上,科幻电影也分硬科幻和软科幻。硬科幻是以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更加追求科学的细节或准确;而软科幻的情节题材则更多地集中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影片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会被更大程度地弱化。



究竟是硬一点好,还是软一点好?其实,对科幻电影来说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标准,科幻电影原本就是科学、文化、艺术的融合,既要有科学性,但也不能以科学来进行太多的限制。毕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是科幻作品的最大魅力。


《独行月球》上映以来,尽管引发了“观众挑bug”的热潮,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开启了科普的新思路。观众去电影院“二刷”甚至“三刷”,只为找出影片细节处的一些科学漏洞,反而成为《独行月球》的一种观影特色。


事实上,不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科幻电影都是培育想象力、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它的科普价值不只体现在具体的科学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普及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如果《独行月球》能够在这方面进行一个科普助力,启发青少年一代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那也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独行月球》23亿强势领跑!20...

视频|超冷!葫芦娃里你不知道的五...

电影《永不妥协》上映,打击资本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