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独特的印记,也是城市最好的底色,它承载着城市历史文脉,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品格。
过去六年,是中国新时代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六年,也是上海城市软实力全面提升的六年。上海紧紧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在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中不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着力塑造着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
传承历史文脉,“红色文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着大量与党的诞生和成长息息相关的红色记忆。百年来,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上海城市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上海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上海全面启动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着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
其中,在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等领域,“红色文化”金字招牌可谓越擦越亮。先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观展人次超百万,随后,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三年演出400场,足迹遍布全国40余座城市,并创新打造了“驻场+巡演”双线并进的演艺新模式,成为上海向各地观众讲述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标杆范例。
不仅如此,近年来,上海其他文艺领域,聚焦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精品力作同样层出不穷。比如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就频频亮出红色家底,京剧《换人间》、昆剧《自有后来人》、沪剧《一号机密》、越剧现代戏《山海情深》、评弹《战·无硝烟》等新创剧目陆续创排。
影视方面,上海出品了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电影《1921》、电视剧《功勋》等;上海文学界则启动了红色起点、红色足迹等一系列重大创作项目;上海交响乐团也推出了“红色巡演”“音乐党课”“委约新作”等,带领乐迷们在红色旋律中重温历史。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不断深入激活发源于此的精神富矿,不仅将“红色文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也让城市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文化码头”日臻兴旺,首发、首演、首映、首展争相“停靠”
一直以来,大家习惯性称上海为“文化大码头”。这种助力世界优秀文化在上海生根开花的“码头”,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胸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上海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积极发挥“码头”集聚效应,让更多人近悦远来,也助力魔都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发展的“大本营”。
比如随着自贸试验区推进,上海的文化市场更为开放,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时装周、上海书展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各自领域从业者颇为看重的大平台,纷纷将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停靠”于此。
去年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即使面对疫情挑战,依然交出了世界首映73部、国际首映42部、亚洲首映89部、中国首映99部的漂亮答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发首演的音乐舞蹈新作也多达40多部,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首次接近50%。这些亮眼的数据是全球文化行业信任和重视上海市场的最好体现。
而在上海市中心,由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文化广场等25座专业剧场聚合而成的演艺大世界,也是夜夜流光溢彩。在今年初发布的数据中,按照名家名团、首演首发和市场口碑标准,上海2022年度全年“演出月历”里,演艺大世界区域内的演出占比约70%,这意味着这里几乎天天有戏、全年有戏。演艺大世界已经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
此外,善于吸引与集聚人才,也是上海作为“文化大码头”的一大特色。2018年,上海就提出了“文教结合提升专项行动”,并开展了“文化名家选拔推荐”“青年文艺英才培养计划”等重点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名家、大家扎根上海,上海的文化底蕴也愈发厚实。
文化“源头”活水不断,“上海出品”原创力加速迸发
码头兴旺与源头活水紧密相连。当上海成为国内外文艺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也必然会成为原创活力喷涌而出的“源头”。事实上,最近6年来,上海在引进国际一流展演资源的同时,文化“源头”一直活水不断,诸多叫好又叫座的原创文化精品孕育而出。
从《永不消失的电波》选段《晨光曲》到飘逸灵动的《朱鹮》,再到高难海派杂技剧《战上海》片断《丰碑》,“上海出品”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惊艳全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打造的原创舞台剧《浪潮》、音乐剧《烽火家书》好评不断。这些文化“爆款”背后,其实正是上海原创力的迸发。
近年来,上海文艺院团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不断补短板、找差距,触发了精品意识,酝酿了一系列演绎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镌刻上海印记的原创力作。以上海芭蕾舞团为例,针对2020年突发疫情,上芭坚持出人出戏出影响力,接连创作了两部歌颂一线医护工作者的芭蕾作品《天使的微笑》《惊蛰》。
2021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上芭又创排了民族芭蕾舞剧《宝塔山》。试水直播“云课堂”以来,上芭“口罩芭蕾”背后“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更是持续感染着中外网友。塑中国芭蕾民族魂,筑海派足尖国际范,上芭用实际行动提升着海派文化标识度和影响力。
无独有偶,作为演艺大世界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演出场所之一,近年来,亚洲大厦“星空间”也从一栋闲置的办公楼,悄然蜕变为了如今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的大厦,一年为演艺大世界贡献数千场商业演出。其成功的背后,亦是演艺大世界鼓励更多优秀本土原创剧目走进来,从海纳百川的“码头”向文化高地的“源头”拓展的最好印证。
与此同时,上海文化“新基建”也进入了发力关键时期。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等众多世界顶级文化场馆正在建造,未来它们将拓展上海文化版图,让文化高地更具世界影响力。此外,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诸多文化发展的新愿景、新目标,也悄然提升着上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勇立改革“潮头”,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显
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文化竞争力更加强劲,文化标识度更加彰显,在全力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的路上,上海还一直勇立改革潮头,不断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也日益凸显。
截至2021年底,沪上演艺新空间已达100家,遍布申城各个角落。它们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一种新的思维去创造新的演艺业态,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体验内容。
已经连续举办五届的思南城市空间艺术节,就充分利用思南公馆室内外全场域,促成了一次次艺术与城市的拥抱。夏日夜晚10点多,瑞虹天地月亮湾的商铺大多已经打烊,5楼的一家“理发店”却热闹非凡,这里就是开心麻花沉浸式喜剧《疯狂理发店》的特殊舞台。还有从亚洲大厦“小酒馆”里火出圈的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各类新潮独特的小型演出,遍布全城的演艺新空间,正在将魔都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大剧场。
随着“上海文创50条”“电竞产业20条”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发展迅猛。2019年底,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13%。2020年,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上海文创产业仍然实现了20404亿元的总产出,文化创意产业已然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
聚焦“文化+”战略,上海还加快推动着文化与教育、旅游、体育、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新动能,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目前,上海拥有备案博物馆、美术馆近250家,平均不到10万人就有一座场馆,文物美术藏品超过230万件/套,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接待观众可达2000万人次,成为上海旅游千万级流量入口。
细细想来,“博物馆热”“美术馆热”折射出的正是城市软实力,这里是上海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当然,博物馆、美术馆不仅仅是网红打卡地,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品格。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