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申”情 | 从冰壶转项雪车!史春燕:早4晚12确保“安全发令”,冷峻背后是沸腾的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卫朋 发布时间:2022-02-20 16:09

摘要: 史春燕是国内较早一批的冰壶运动开路者,直到现在,也是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冰壶教练。

速度与激情并存,欢呼与呐喊回荡。2月20日中午,伴随着德国队包揽四人男子滑雪的冠亚军,如一条蜿蜒游龙的延庆“雪游龙”赛场,结束了全部10枚金牌的争夺。


这里是北京冬奥会赛程最长的场馆之一,超过20天的时间,来自上海的史春燕早出晚归,担任着雪车和钢架雪车的“发令员”。作为整个团队的安全凝聚点,在这个急速项目的背后,她需要神经高度紧绷,与团队迅速沟通协作,才能完成发出“关乎生命的一枪”。



四年前还是一名冰壶技术官员


史春燕勇于开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运动员时期,她是国内较早一批的冰壶运动开路者,直到现在,也是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冰壶教练。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她曾以冰壶技术统计官员的身份出现在现场。


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当史春燕介绍自己即将出现在雪车赛场时,很多人吃了一惊。“以我的性格,更喜欢在一个项目上钻研到底。但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雪车、钢架雪车NTO是责任,更是荣誉,我必须承担起来。”史春燕回忆,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之后,国家曾号召了一批冰雪人转项成为新项目的NTO(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简称NTO,是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裁判员、计量官员的总称),就是在那个时候,史春燕暗下决定,趁着自己还年轻,可以转行挑战一下。



雪车在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但我们国家的发展仅有六七年,很多运动员都是跨项而来。同样跨项的史春燕,在之后整整6年多的时间里,也是一边工作一边查找雪车的相关资料。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中,史春燕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成功通过考核,在众多NTO中脱颖而出。


整个团队的安全凝聚点


延庆的“雪游龙”赛道,虽然只承担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3个小项共10枚金牌的争夺,但却是所有赛事中赛程最长的项目之一,从2月2日一直延续到2月20日。再加上还有6次的官方训练,整个赛事日程异常紧密。


“很多项目都是上午进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资格赛,次日晚上进行第三轮和第四轮的决赛。所以,我们基本上清晨4点就要起床,乘坐40分钟大巴车赶到山上。”史春燕介绍说,而到了晚上,8点半开赛,10点半完赛,工作人员返回驻地已经是过了12点钟。



“整个技术官员团队共有40人,很感谢整个团队把最高光的发令员岗位留给我。”史春燕说,奥组委工作细致周到,饮食有保证,工作服的防寒保暖效果也不错,所以,即便户外温度处于-10℃甚至更低,大家的工作状态始终在线。


“通过电视和解说,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这个发令员并不是田径或者短道速滑一样发枪,而是留给运动员一个倒计时,钢架雪车是30秒,雪车是60秒。”史春燕说,发令员需要融合起点区的综合工作和结束区的综合协调,在整个团队的迅速沟通协作后,才能完成发出“关乎生命的一枪”。


“要知道,每一名运动员从起跑到结束。也就是60秒到65秒之间,时速能达到110到135公里。这个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而每名运动员与下一名运动员之间的赛时间隔只有2分10秒。也就是说,前一名运动员发出后滑行一分钟,再加上他利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迅速撤离赛道。如果没有立即离开赛道,他将接受下一名运动员时速130公里的撞击,可想而知,它的危险性有多高,所以,发令员就是整个团队安全的凝聚点。”史春燕解释说。



强压着兴奋的冷峻神情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在钢架雪车取得历史性突破,闫文港获得男子单人项目的第3名。女子单人雪车首次出现了上海运动员的身影,应清获得第9名;中国男子四人雪车两支队伍分别排在第16和第17位,也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2月11日晚,闫文港以疾驰速度冲出赛道之时,当场比赛的发令员正是史春燕。“闫文港上赛道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整个人热血澎湃,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史春燕说,因为了解闫文港的训练成绩,所以,当闫文港真正创造历史之时,自己很想举起手臂欢呼,“但因为有其他运动员在赛道上,我们技术官员和裁判员的操守是一样的,就是要公平公正嘛,我只能强压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虽然工作辛苦而又紧张,但史春燕很乐观,时常会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一些工作人员的小视频,并对技术官员团队做一个小介绍,被称为团队里的“气氛担当”。


“但我这个岗位庄严而又严肃,用一句开玩笑的话说,就是要保持面瘫脸,无论是谁上来比赛,都要很镇定。同时,作为技术官员,我们要体现对各个代表团参赛运动员的国家友好度,展现我们的大国风范。”所以,史春燕再次强调,尽管自己已经非常激动,但一定还是要保持着冷峻、镇定的表情,直到所有选手完赛,才找到闫文港,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未来还会继续推广冰雪运动


从冰壶到钢架雪车,虽说两者同样是冬季项目,但细节上却是大相径庭:前者是冰上项目,后者是雪上项目;前者是投掷性竞赛项目,后者是竞速项目。这两个项目,就连竞赛系统都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对于裁判员的管理系统也大不相同,分工安排、工作时间也不一样。



20多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史春燕感慨,自己的学习和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通过北京冬奥会和平昌冬奥会的对比,她发现,身边关注冰雪运动,喜欢冰雪运动的人明显增多,“借助于电视和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身边的领导、亲戚朋友都在关注北京冬奥会,对相对冷门的雪车和钢架雪车有了认识和了解,这是对冰雪项目一次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也确实正在我们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史春燕说,她当时被上海从吉林引进过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广冰雪运动。“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小练体育,对本项冰壶的热爱越来越深,我现在也还在担任上海少体校的教练,对推广冰雪项目,我一直做得津津有味。但我是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作为钢架雪车的开路者,我也沉浸式地感受到这个项目的魅力所在。”


她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自己希望在冰雪知识和体能方面进一步深造学习,看看能不能考取体能博士,“我希望今后继续做好冰雪项目的推销员,把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真正喜爱、认识、参与到冰雪运动当中去。”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视频 | 9金4银2铜!中国体育...

这一刻,无关输赢,却直击人心

冰雪“申”情|冰壶执场裁判王珏:...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