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冰雪盛会,是本届冬奥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2日晚结束的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以4分01秒77的成绩摘得一枚宝贵的铜牌,书写了中国冰雪的新历史。鲜为人知的是,这场“中国速度”的背后潜藏着“上海智慧”。
四年神速进步!上海师生合力助阵
众所周知,中国钢架雪车起步较晚,2015年10月才组建国家队。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作为项目“先锋”的耿文强代表中国队参赛,这是中国钢架雪车选手首次出现在冬奥会赛场上。最终,耿文强获得第13名。而如今,同样是强手如云的冬奥赛场,中国选手已经能稳稳站上领奖台。
短短4年间,如此神速的进步,“幕后英雄”之一就是中国钢架雪车队的科研保障团队,而这个团队几乎全部是由上海体育学院的师生组成。国家钢架雪车队科研医务团队负责人、上海体育学院教育训练学院院长高炳宏介绍,他和他的团队在2017年年底就加入了国家钢架雪车队。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硕士研究生田广、夏鹏宇、姚学武担任体能教练;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博士研究生龚敏和运动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朱欢担任科研人员;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王丹老师担任队医;运动科学学院孙扬老师担任康复团队负责人;运动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金晟康担任营养师,负责钢架雪车队的营养工作;还有担任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姝桦。”可以说,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上海队”。
全方位保障,只为“中国速度”更快一点
因为钢架雪车是竞速类项目,滑行时速可达120至14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细节,特别是推橇速度。于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推橇的技术动作,这支“上海队”为运动员建立了分别在冰上和陆上推橇的动作技术标准结构模型,参照这个结构模型进行测试分析和训练,有效帮助运动员提高了推撬速度。
不仅如此,该团队还建立起了一套训练质量监控系统,对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负荷、专项能力、训练方法、动作技术进行监测与调控,同时还在运动员个性化体能训练、伤病预防与康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技术支持。
高炳宏介绍,2019年至今,他所带领的科技攻关团队,先后共有20余人参与冬奥备战科技攻关服务,为钢架雪车队建立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只为帮助“中国速度”更快一点、再快一点。
南北合力,共绘中国冰雪美好未来
如今,那枚耀眼的奖牌,可以说是对这些上海体院师生多年来默默付出的最美回报。上海体育学院也成了中国钢架雪车队的夏训常驻基地,并且是国内唯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中国冰雪科技联合攻关单位”称号的体育类高校。
更让人骄傲的是,在钢架雪车之外,迎接冬奥的日子里,上海体育学院还承担了《兴奋剂检测关键技术平台研究》和《冬季项目运行员技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项目。15位优秀学者牵头团队分别承担了脑科学—神经生物力学增能技术、运动疲劳消除、数字化诊疗、体能与心理调适、兴奋剂检测等领域的“科技冬奥”研发课题。
其中,“多模态生物力学运动数据采集与快速反馈技术”在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等项目中均已投入应用。由此可见,作为“南展西扩东进”桥头堡,上海在北京冬奥会办赛服务保障的各个方面都在贡献“南方力量”。
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冰雪健儿的赛场表现引发广泛关注,而冬奥会上浓浓的“东北口音”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这是因为从冰壶到短道速滑,从高山滑雪到花样滑冰,许多中国冰雪名将都来自东北。
而如今,不仅赛场上不断传来的“东北话”让我们激情澎湃;赛场外,默默助力的“南方力量”也同样让人感动。因为只有南北合力,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才会更加广阔。
(图片来源:新华网、上海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