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位于上海交响乐团对面的黑石M+园区“第三空间”,首批“青鸟计划”中脱颖而出的00后指挥金郁矿,携手同样年轻的新古典室内乐团,联袂青年钢琴家王雅伦,用一场彰显年轻人艺术格调和音乐理想的“蓝调不忘 探戈回响”音乐会,宣告全面升级的“青鸟计划”2.0再度展翅。
“零门槛” 大格局
所有环节由年轻人把关
据了解,“青鸟计划”于2020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倡导下振翅翱翔。这项计划以上海交响乐团为依托,旨在聚焦怀有音乐理想和管理才能的青年音乐从业者和学生,着力为包括艺术管理运营和音乐演奏在内的年轻人提供驰骋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音乐平台。
作为青年人才“孵化平台”,“青鸟计划”不只针对少数精英群体,而是面向每一位有着音乐梦的年轻人。报名即可成为“青鸟计划”的一员,可以说是零门槛,然后可以通过参加演出获得积分,成为“Z-Club”(Z世代)的一员,进而拥有自己的专属音乐季。在这里,所有环节均由年轻人把关。
而发起人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则主动退至幕后。在他看来,整个行业需要薪火相传,因此一定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年轻人自己创新、创造。“我不愿看到年轻的艺术家在刚起步时就因为种种困难与门槛,消磨掉最宝贵的东西——热情与自信。”
于是,在发起“青鸟计划”时,余隆就放手让年轻人自己去做,而他的职责是努力解决年轻音乐人一般只能通过参加比赛获奖才能被关注进而获得机会的行业痛点,为年轻音乐人的音乐理想和艺术热情提供施展空间和平台。
21:30开场, 从观众席上台
他们颠覆了古典音乐会的不少传统
实施一年来,“青鸟计划”已经卓有成效,挖掘出了一批富有艺术理想、扎实音乐技巧和稳健执行能力的青年音乐人才。比如生于2000年的金郁矿,刚刚在今年接连斩获哈恰图良、Only Stage两大国际指挥比赛亚军。另一只“青鸟”林瑞沣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刚刚结束的“2020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决赛晋级名单中。
首批充满朝气的音乐青年在历练中不仅羽翼渐丰,还策划推出了一套完整的音乐季。此次开幕的新乐季,“00后”的青鸟们就成为绝对主角,他们自己制定规则,自导自演,颠覆了古典音乐会的不少传统,一展年轻音乐人的魄力和胆识。
昨晚的音乐会上,“青鸟们”就不走寻常路。先是根据作品中的爵士元素,将演出时间定在了晚上9:30。演出前,本应在后台候场的演奏者们,又惊喜地出现在了观众席里,和大家聊起了天,第一时间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现场的环境也不同于常规演出,以钢琴为中心,弦乐和管乐声部环绕四周,观众们席地而坐,与表演者仅一步之遥。可以说,从心理空间到物理空间,整场音乐会都呈现出了“沉浸式演出”的互动感与参与感。
更难得的是,整场音乐会从创意策划、乐务、谱务,到选曲、演出编制等等,全程都由“青鸟们”主导并逐一落实,甚至连检票、礼宾等场地执行也不假他人之手。如余隆所说,“这就是他们迈向职业化的第一步,从‘想到’到‘做到’,一定要自己亲身经历、亲手创造,未来的世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
从一场音乐会起步
凝聚起不可估量的中国年轻音乐力量
音乐会上,从指挥到乐手,他们青春的脸庞上或许还带着稚嫩,但金郁矿的一席话却道出了“00后”心目中的音乐蓝图。“我们都是科班出身,经历了传统音乐会形式的一切,并且早已深谙于心。但传统是在改变的,传统也必须是一种发展。我们不想被铺设(道路),我们要建造出自己的音乐王国,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潮流。”
看着年轻后辈们自信而坚定的模样,余隆深感自豪,因为这正是他发起“青鸟计划”的初衷。“对于年轻的音乐人而言,成长不仅需要长久的时间,还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以及一个走向广阔舞台的起点,让他们得以跨过传统的藩篱,持续输出对艺术的热情与想象力,不断去探索、拓宽音乐的边界。”
余隆感慨,“我们坚持给予年轻人高度的自由与尽可能多的支持,让有才华的表演者更游刃有余地参与其中,而不必在追求艺术的一开始就不得不去顾虑一些商业、现实的因素,以致影响他们的理解与创作。在青鸟计划中,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坚定地去实现自我与作品的孵化与成长。”
而对余隆和上交来说,“青鸟计划”还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它将成为徐汇-衡复风貌区打造音乐街区的重要一环,凝聚起不可估量的中国年轻音乐力量,其视野不在一场演出或一个音乐活动,更在于长期持续推动年轻艺术家喷涌的远大格局,让世界看见中国音乐的可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