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集训,近百名学生火速成团奏响时代强音!上海夏季音乐节点亮一场青春梦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1-07-17 19:37

摘要: 未来,他们中或许能够成为职业演奏家的并不多,但他们奏响的每一个音符都烙印在他们的人生中,共同组成一座城市的音乐氛围。

每年仲夏夜,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上空总有美妙的音符环绕,演奏者不是别人,而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在每年夏天“临时组团”,为申城带来一场节日限定的青春盛会。这个周末的傍晚,这支学生节日乐队再次以大乐队编制重新归来。从8月到18岁,近百名学生经过9天集训火速成团,登上了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奉上了一台热情洋溢又深情款款的演出。



一声虫鸣叫醒7岁女孩的音乐梦


登台前,10岁的沈尔萱抱着自己的大提琴显得有些紧张,虽然学琴多年,但是以大乐队的规模登上专业舞台,并且要演奏三首交响乐曲,对她来说还是人生头一回。


望着台下陆续进场的观众,小尔萱的思绪回到了3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盛夏,7岁的她首次走进上交音乐厅,就被数千只蝈蝈奏响的纯天然夏日序曲打动了。“特别好听,和自己一个人拉琴时完全不是一种感受,觉得更快乐更陶醉了。”


3年前的蝈蝈声仿佛一粒种子种在了沈尔萱的心底,而比沈尔萱还大2岁的MISA也像一位大姐姐一样,浇灌着这个小女孩的音乐梦。直到今年,夏季音乐节的学生节日乐队终于让她的梦想长出了新芽。经过层层选拔,沈尔萱成为了95人大乐队的一员。



乐队管理老师胡匀匀告诉记者,上海夏季音乐节自2016年就开始尝试推出学生节日乐队,创办以来,每年春天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招生,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乐队培训和演出机会。尽管去年受疫情影响规模有所缩减,但随着演艺市场复苏,今年再次恢复了大乐队编制,孩子们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选拔在4月底开启,包括弦乐、管乐、打击乐等多种乐器,最终我们从数百位报名者中遴选了95人,这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18岁。”


1/3回头率,大小朋友争着来过乐队瘾


胡匀匀表示,为了让更多孩子参与进来,学生节日乐队每年都会从零开始,重新招募成员。尽管如此,每年还是会看到不少“老面孔”,今年的入选者中就有近1/3的“老团员”,来自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徐川就是其中一位“回头客”。


今年是他第四次加入学生节日乐队了,17岁的他此次将在乐队中担任第二小提琴声部长。之所以频频报名,徐川坦言,是希望利用暑期的空档来过一把职业乐手瘾,其实,这也是MISA学生节日乐队创办的初衷。


“我自己很喜欢交响乐,但是平时都是一个人练琴,或者和老师在一起,1对1,还是比较独。加入乐队就不一样了,从怎么和其他队员合作、怎么完成自己声部的演出任务,到最后如何呈现一台完整的音乐会,夏季音乐节教会了我很多音乐和音乐之外的东西。”



因为选拔的年龄限制,加上马上就升高三了,今年将是徐川最后一次参加学生节日乐队。采访时,这个阳光的大男孩眼睛里始终透着一股不舍,他告诉记者,自己格外珍惜今年的机会,在集训中也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的新队友,希望把自己在这里的所学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音乐的快乐。


每日5小时排练,95人9天火速成团


不过,从7月8号首次分声部排练到正式演出,9天集训要排出3首交响作品,还是给这支临时搭建的学生乐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怎么办?上海交响乐团的职业乐手们纷纷赶开保驾护航,担任木管声部辅导老师的宋国强就是其中之一。


退休前,他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乐队长,掌管着乐队的大小事宜,在乐团工作50余年,音乐早已成了宋老师生活的一部分。此次听说学生节日乐队再次组团归来,宋老师主动接受了这个艰难又快乐的任务。


据宋国强介绍,集训从7月8号开始,上午9点半到12点是分声部排练,下午1点半到4点是乐队排练,每天5个小时雷打不动。因为习惯了职业乐队的工作节奏和要求,刚开始排练的时候,宋国强着实有点犯愁。



“有的孩子排练时老看手机,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欠佳,我就以职业乐队的要求给大家定下了高标准,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好在,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其中,乐队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宋国强还特别强调,虽然都是业余乐手,但孩子们的基本功不错,未来,他们中或许能够成为职业演奏家的并不多,但他们奏响的每一个音符都烙印在他们的人生中,共同组成一座城市的音乐氛围。在他们身上,宋国强感受到了音乐最原本的魅力。


“00后”奏响父辈的《父辈》


夏日周末的夜晚,经过9天的集训,95位不同年龄的少年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一首邹野改编的《在灿烂阳光下》带着青春的气息向时代抒怀;一部《唐璜》又带领听众走进了那位勇于追寻梦想又渴望和解的浪漫主义者莫扎特。


而此次演出的高潮还是那首画面感极强的交响诗《父辈》。这是上海交响乐团为庆祝建党百年四部委约新作中的一部,由“80后”作曲家杨帆创作。整部作品,杨帆采用交响诗体裁,通过个性化的音乐语汇描绘了父辈、红潮、新梦等文学意象,希望通过音乐寻找与父辈的共鸣,表达对前辈的崇敬。



当晚,孩子们奏响了其中的部分段落。很多学生表示,每次排练最期待的就是《父辈》这首作品,虽然有深度较难理解,但是旋律极其好听,每次排练,大家都仿佛在旋律中一次次感受着父辈们所经历的岁月。而学生节日乐队也成为了上交在公布四部委约作品版权开放后的首支排演乐团。


虽然演出当晚作曲家杨帆未能到场,但听说孩子们要演奏自己的作品,他特意在北京观看了整场音乐会的直播。“我的激动和惊喜完全不亚于作品首演的时候,听说他们最小的才8岁,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也向他们致敬。”


杨帆的感慨中带着感动。的确,一位“80后”作曲家谱写下致敬《父辈》的作品,如今又被“00后”乃至“10后”的孩子们动情演绎,这不仅是跨越三代的音乐对话,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作品传递出的诚挚心声背后,更承载着不同代际音乐人的共同信仰。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她力量!一支30人的全女性阵容音...

日游+夜游,百场国风演出和沉浸式...

他“以爱之名”,用创新表达唱出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