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滴答答落下,转运大巴从远处驶来,小伊(化名)和父亲背着大提琴,和陪伴了自己8天的方舱医院告别。
正在读八年级的小伊于4月15日晚上被转运到金山区天华路方舱医院龙华医院负责的C舱。
在方舱练琴
小伊是学校乐团的大提琴手,平常也有机会登上音乐厅表演。离家前,她想到乐团指导老师要求拍练习视频上传的作业,犹豫后还是带上了自己心爱的大提琴。
为了方便爸爸照顾小伊,龙华医院的医护人员把小伊和她爸爸安排在了家庭区。“这里吃住都很好,厕所也很干净,不像抖音上说得那种很吓人。”爸爸说,“虽然不能洗澡,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当问起他身体怎么样时,他说“喝了你们龙华医院的中药,人也很舒服,已经没有当时的那种咽痛的感觉了”。他的床头柜上,摆着刚喝完的“龙医正气方”。
“和平常比起来,周三和周四的作业有点多,要忙到晚上九、十点。但课业不紧张的时候,吃过晚饭,就取出大提琴,对着琴谱练起来。”小伊说。
最后一场“音乐会”
浑厚丰满的琴声传开,也会吸引病友们的围观,有人也会举着手机录段小视频发到网上。这个上过音乐厅舞台的姑娘刚开始有些局促,但后来也慢慢放开了。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女孩儿很享受,连护士拿着额温枪来测温,她也没有反应。
围观人群里,有不少是比小伊还小的孩子,看向姐姐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音乐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安慰和快乐。小伊于是决定在住院期间,给大家演奏。短暂的方舱生活也是她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用音乐,把爱传递给周围的每个人。
4月22日,龙华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她和他的爸爸,他们符合预出院标准第二天可以出院。当晚,征得小伊和爸爸的同意后,为她举办了在方舱内的最后一场“音乐会”。病友们逐渐围拢在女孩儿身后,打开手机闪光灯,挥舞起来。
“还是有点紧张的。”小伊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以前乐团很多人在一起,舞台下的人看不清我。独自一人在这么多人面前演奏,好像还是第一回。”
慢慢地,人越聚越多。小伊拉起《我和我的祖国》,有个穿灰色卫衣的小姑娘举手当领唱,“抢过”医护人员手中本用来播放通知的喇叭,引来人群一片叫好。小伊爸爸坐在女儿身旁,此时当起了指挥。
傍晚的热闹与感动
那个傍晚,很多人意犹未尽,充满了温暖的感动。
更多的时候,小伊还是坐在自己的病床旁,独自一人练习,一天至少45分钟。女孩儿说,自己最喜欢的曲子是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有人来围观、录像,爸爸也很淡定,不会干涉。在方舱里,女孩也有考虑过未来:“想先考好中考,如果高中也能坚持练琴,应该会往专业的方向努力。”
小伊练琴的时段,也是方舱生活最多姿的时候。
“我真害怕他摔跤啊!”医疗队队员龙华医院刘晟宏护士说。护士站前,小朋友们熟络后嬉笑着玩耍,身后不住传来护士姐姐的提醒“慢点儿慢点儿。
与此同时,广场舞占据了舱外大片空地,大妈们的背景乐很“大妈”,年轻人放的旋律也很“年轻”;
书架旁,有人靠着墙壁独自翻阅,一本《迈克尔·乔丹和他的时代》恰好停留在第23页(乔丹“战袍”的号码);
有大白在墙上贴出“单日核酸阴性”的名单,人群立刻围上来,这场景和学校成绩放榜几乎一样。
可这一切似乎与小伊无关,她还是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也没关心过核酸转阴的名单,既来之则安之,总有回家的一天。”她说。
练完后,她把大提琴交给了爸爸,爸爸把琴置于床上,拿出酒精湿纸巾,一根根琴弦擦着,特别仔细,特别小心。
或许多年以后已经成为优秀大提琴家的她还会记得,“方舱音乐会”听众们的鼓掌欢呼;又或许那时,围住她的“小粉丝”们早已不用再戴着口罩……